当Mustang把「机增配V8」换成「比亚迪811三元锂」...

在Mustang的世界里,「GT」是马力怪兽或者速度机器的代名词,它的出现一直都与内燃机的轰鸣声深度绑定。而现今,当Mach-E出现在Mustang和GT之间时,似乎背景音突然消失了。

作为Mustang品牌向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转身之作,Mach-E可谓填补了纯电动GT领域的空白,但它真的能驾驭住这两个字母吗?

在Mustang Mach-E GT的一场试驾会上,我们亲身感受了一番这台把「机增配V8」升级成「比亚迪三元锂」的电马。

它为速度破格了

看到GT版实车,依旧是那一抹蓝。虽然要比曾经的Mustang 更魁梧,但并不觉得它有着1600mm高度和2972mm轴距。

动力方面,当Mach-E GT脱离传统燃油动力系统后,换装了双电机四驱系统,峰值扭矩达到了860N·m,动力源则是来自比亚迪的811三元锂电池

开上它,Mach-E GT的三种驾驶模式有着人格化的名字——「细语、入胜和不羁」,对应着常见的节能、舒适和运动。

即便是在「细语」模式下,踩下电门踏板起步瞬间,也能听到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整体性能表现似乎已经超出通常节能模式的范围,甚至会让乘客产生眩晕反应。

切换到「不羁」模式后,仪表盘会随之切换到动力储备模式。踩下电门踏板,虚拟出的发动机声浪会随着电门踏板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驾驶者和车内成员随即被加速度紧紧地贴在椅背上。

在这一模式下,B&O音响充当着制造发动机煮水声的「氛围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将它关闭。不过,开启后的「氛围组」表现过于抢眼,而关闭后又与Mustang调性有些违和。

与此同时,方向盘后的仪表显示面积或许是因为太小了,并不会像指针样式的传统仪表或液晶仪表传递出的速度感强烈。

面对连续弯道,即使这匹电马在最弱的动力模式,依旧无法让驾驶者连续征用地板油。在一次有惊无险的攻弯后,我们感到似乎是误判了车辆的尺寸,因为直至坐进车内,才发现这匹马变高了,也变大了。可以说,这匹电马为了迎合家用车市场,它的空间的确变大了,后排甚至可以让三个成年人坐的相当舒展。

续航方面,官方标称Mach-E GT基于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测试标准的实测值为492km。根据现场车载电脑显示,平均百公里电耗约为15kWh。

为安全做出的取舍

Mach-E GT还搭载了全新一代的SYNC+ 2.0智行互联系统,拥有自然语义识别能力。对它说出「我饿了、车没电了、我冷了」后,中控屏幕上的虚拟人物会朝向音源方向,并能够利用地图快速搜索出附近餐厅、附近充电桩、调高空调温度。

不过,如果你要求它「打开车窗」或者「调节驾驶模式」,它就无动于衷了。显然,车机系统并未打通与部分舒适CAN和动力CAN的连接,这也是大多数合资车企的选择。用相关负责人的话说:「为了安全考虑。」

同样为「安全」考虑的还有中控屏下方的物理旋钮。此前,有外媒报道「许多美国消费者认为Mach-E保留了部分物理按键,更符合使用习惯」。

但是根据国内汽车市场的情况来分析,消费者对大屏已经毫不陌生,无论是三万元还是百万元的汽车都配备了类似的大屏。不过,在试驾的1个小时内,我们基本都没有用到这个物理旋钮,也许他的作用更多是为副驾驶调节音响音量准备的。

相比之下,固定在物理旋钮两侧的空调设置菜单和座椅加热按键,则进一步提升了触控操作的准确性。

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Mach-E标配6个摄像头和17个雷达,以及包含20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专业包。

但是,要想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段的特定路段上实现「主动辅助驾驶」功能,即使是顶配车型,依旧需要花费1.5万元选装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升级包。至于实际体验效果,由于本次试驾场地在小型赛道内,不具备辅助驾驶测试条件,所以有待后续进一步测试。

在安全方面,Mach-E GT还具备一个有意思的点:其100升的前备厢不仅可以储物,还能做到干湿分离。其下方设置了排水孔,四周还应用了防水材料。经过试验发现,将一瓶矿泉水洒进前备厢,很快就会通过下方排水孔排出,不会渗到车内威胁电器件的安全。基于此,实际用车过程中也不用担心将一些易撒物品放到这里的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怕小朋友把自己藏在前备厢,工程师还在前备厢里设置了带灯的物理按键开关,提升了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此外,Mach-E GT的内饰应用了更多环保科技布,即使在暴晒下的环境下,车内味道也不是很大,这要比市面上的大多数新车表现好。

它即将在12月底交付

不少人买东西时都有从众心理,想看看有多少人买了,有多少好评和差评。但是,Mach-E的准车主们似乎不太好找朋友。因为就在10月18日,这款车才刚宣布下线,并正式接受预定。

「我们不方便透露订单数量」。Mustang电动车事业部公关总监秦博闻表示,目前,工程师们还在对Mach-E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和试验,预计交付时间依旧是今年年末。

本次试驾由于场地和环节原因,并没能深入测试Mustang Mach-E的智能功能,更多的是体验其运动基因。我们的观点仍然是认为Mach-E在中国属于福特智能化的试水产品,它难以复制在美国的「开门红」,但的确代表了福特身为传统车企的智能化决策。

希望未来能有机会,深入体会Mach-E所搭载的一系列智能化软硬件所带来的功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