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男子因为6ml的血死亡,三班倒的人都该重视!

吴先生(化名)今年37岁,在株洲一家公司上班,长年三班倒。而一天下午,同事在交班的时候却迟迟没有看到吴先生来上班,打了好几个电话也没有人接听,直到来到宿舍发现他躺在地上,人事不醒。

随后,经120急救送到了株洲市中心医院抢救,CT检查诊断脑干出血6ml。虽经全力抢救,但吴先生还是不幸于第三天死亡。

而据株洲市中心医院十一月份数据显示,有9位脑干出血患者都是入院即昏迷,病情危重。

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只有一位病人恢复了意识,但仍然有4位患者1~3天内死亡,另外几位患者还在接受治疗,而他们的住院时间已是长达30~50天不等,昏迷患者中一位仍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

后续治疗费用更是无法估计,结果也难以预料,这无疑都是沉重的负担。

null

脑干出血是什么?

脑干出血极其严重,由于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个部位受损出血只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即使出少量出血也足以致命。

常常多发生在40岁至70岁的人群,而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愈来愈年轻的趋势。

通常75%的病因都为高血压病及脑动脉硬化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激烈运动、过度体力劳动、用力排便等都会诱发,促使血压突然增高,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发病症状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等。

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十分凶险,是所有脑卒中中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类型。由于脑干是人体的大脑传输所在,它维系着人的基本生命中枢。

所以即使抢救过来也有可能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出现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反应迟钝等症状,甚至成为植物人。

null

脑干出血的急救措施

首先,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接线员描述患者症状,告知事发地址,尽快将患者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缩短就医流程,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其次,确保患者所处环境通风,保证氧气量,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保持平卧的姿势,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呕吐物堵塞气管。

若空气不流通,要搬动患者,搬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稳,解开衣领及紧身衣,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最后,如非必要,例如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让患者仰卧,在其乳头连线中点给予胸外按压,成人按压深度在5-6 cm,按压速度100-120次/分钟。

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循环,直到救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呼吸心跳。如果做不到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可持续胸外按压。

null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定期体检,控制血压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高血压病,坚持医嘱服药治疗,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临床上发现很多病人都不重视血压的控制,从而留下健康隐患。

2.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激动、发怒会使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使血管强烈收缩,血压急剧升高。

3.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熬夜。

4.合理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g,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高者更为重要。

5.戒烟限酒

吸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也有害,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酒是一种兴奋剂,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酒又能增加肠道吸收脂肪量,促使肝脏对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合成,从而加快动脉硬化。

6.注意保暖

冬天气温低,人体遭受寒冷刺激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溢血发生。 一年之中脑干出血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

医师提醒

脑出血中最严重的就是脑干出血,往往发现时已是难以救治。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隔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全面体检。

体检发现异常必须及早到专家门诊就诊,规范治疗。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波动,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