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79年1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曾参加中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1984年11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赴南大洋、南极洲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向阳红”10号科考船
2011年,国家海洋局批准新建科考船“向阳红10”号,新“向阳红10号”于2014年3月28日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
新“向阳红”10号科考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设计,由温州中欧船业有限公司制造,于2013年8月在浙江温州下水,进入船坞安装设备,2014年1月正式建成,并完成船舶与设备海试。船体共7层,总长93.0米,宽17.4米,型深8.8米,总吨位4502吨,续航能力12000海里,船上定员65人(船员24人,科学家41人)。
与一般军用船舶不同,新“向阳红”10号采用典型的专用科考船总体设计方案,其特点是:长宽比小,军用水面舰艇追求高航速,长宽比多在7比1以上,而新“向阳红”10号仅为5.34比1,这意味着新“向阳红”10号稳性高,适航性、耐波性好,在水中抗风浪能力强。科考船携带大量精密仪器和设备,本身平台稳定性好,对于科学考察非常有利。此外新“向阳红”10号并不追求高航速,稳定地航行对于长期需要远海作业的船只而言,可以让船员和科学家们拥有更舒适的环境体验。而且,为了进一步减小船只噪声,为搭载的科学仪器提供一个安静、低噪声、低震动的精密测试环境,新“向阳红”10号还采用了军用舰船采用的部分降噪措施,如将发动机等振动部件安装在减震浮筏上,同时采用低噪声振动的推进系统等。
在动力和推进系统方面,新“向阳红”10号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率先采用了先进电力推进系统
同时新“向阳红”10号吃水深,载荷能力很强,不光可以携带大量极占重量的科学考察仪器和设备,而且还能携带大量的油料和淡水等物资,加上上万海里的续航能力,可以长时间在海上作业无需频繁回港补给。
从外形上看,新“向阳红”10号为典型的大洋船型,首部丰满,干舷很高,可以在大风大浪中破浪前行。新“向阳红”10号拥有宽阔的甲板空间和内部舱室,其后作业甲板平整、开阔,面积达到约430平方米,可以放置各种设备,而内部舱室中拥有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各类实验室。
在动力和推进系统方面,新“向阳红”10号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率先采用了先进电力推进系统,配置两台全回转舵浆和两台可调螺距艏侧推,不光可以实现灵活的机动、倒退和转舵,而且头部的侧推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船只的机动灵活性,这在军用水面舰艇中也属于尖端技术。此外,该船具有DP-1动力定位功能,采用船底悬挂式平台安装声学设备换能器。采用全电推进装置,省去了一整套机械传动装置,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船只振动噪声,这也是新型科考船选择全电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一般科考船仅侧重考察某一领域不同,新“向阳红”10号可对油气资源、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于一身的综合科考船,在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上都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将成为承担国家海洋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的重要海上平台。新“向阳红”10号科考船配备包括深水多波束探测系统、浅地层剖面仪、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国际一流的船载调查设备,具备在近海和远洋开展海洋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深海极端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取样及现场分析的能力。
“向阳红”10号的列装服役,对于中国海洋科考、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可以看出,新“向阳红”10号安装的探测设备,主要是一系列声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海底地形、地层剖面、海洋洋流情况、海水流速等,而这些参数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海洋环境,了解和获得这些参数,就能获得海洋环境的综合信息。
自列装服役以来,新“向阳红”10号已经完成过无数次海洋科考任务,该船的列装服役,对于中国海洋科考、研究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