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美俄领导人进行了一次长达90分钟的通话,牵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这是乌克兰危机2022年2月全面升级后,白宫方面首次公开承认的美俄总统通话。
特朗普与普京的“谈判”、泽连斯基拒绝签署美国制定的稀土协议、欧洲对美国可能从欧洲大规模撤军的担忧……这些事件如何影响美俄欧三方关系?多方博弈的底牌正逐一浮出水面。
据央视新闻报道,围绕美国与俄罗斯两国总统通话讨论乌克兰危机,欧洲及乌克兰13日表达“震惊”及不满,认为美方不应在没有欧洲及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单方面”与俄对话、寻求签署俄乌和平协议,他们不接受“强加的和平”。
▲2月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 据视觉中国
美俄互动:
俄资本市场押注制裁枷锁会打开
有分析称:“这(特普通话)只是谈判的开始,但普京已经赢得了第一轮。”俄外交政策圈内消息人士表示:“与特朗普直接通话正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普京一直在等待的时刻。”消息人士提到,在遭遇孤立和制裁后,普京保持耐心,没有妥协,相反,他等待着世界发生变化。
有观察人士指出,美俄两位领导人之间的通话,发生在美新任防长告知布鲁塞尔官员“乌克兰需要放弃加入北约的野心,并接受领土损失”之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两国元首在通话中同意组织两人的会晤,普京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而特朗普12日说,他将在不久的将来与普京会面,地点可能会是沙特阿拉伯。
▲2月14日,在顿涅茨克地区托列茨克,乌军迫击炮手向俄罗斯阵地开火 据视觉中国
俄政治学者谢尔盖·马尔科夫等观察家指出,特朗普先与普京通话,之后才致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作通知,已然表明乌克兰在谈判中的地位。俄知名政治分析师塔蒂亚娜・斯坦诺瓦娅认为,即使谈判破裂,俄罗斯也已“完全准备好”,因为西方无法逆转俄领土收益,也阻止不了乌克兰长期走向崩溃。
在特普通话后,俄罗斯市场也展现出切实的乐观情绪。13日的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卢布汇率攀升至去年夏季以来最高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俄罗斯电信公司Rostelecom等企业的股价涨幅超过8%。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企业预计潜在的和平协议有望扭转对该国实施的数千项制裁。俄分析师奥万内斯・奥加尼桑表示:“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正是此类情景。”
14日,有知情人士透露,俄方正在组建一个高级别谈判小组,准备与美国直接谈判,以结束俄乌冲突。据悉,俄罗斯受制裁主权财富基金的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被纳入核心团队,此人在近日美俄囚犯交换中扮演了幕后关键角色,并曾表示特朗普的胜利“为重启俄美关系开辟了新的机会”。分析认为,解除对俄制裁可能是他的目标之一。
美乌博弈:
泽连斯基拒签稀土协议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思12日表示,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是“不现实”的,任何协议都须基于“战场现实评估”。此外,美国曾于2008年承诺支持的乌克兰未来北约成员国身份也被排除。赫格塞思称,美国不认为应该通过乌克兰加入北约来保障乌未来安全。
赫格塞思话音刚落,泽连斯基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拒绝签署美国提出的稀土协议。该协议要求乌克兰让渡未来50%矿产,以抵偿美方军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月14日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
据德国几名议员透露,美国国会代表团向泽连斯基提交了一份文件,希望他签署,该文件将授予美国未来乌克兰50%矿产储备的权利。泽连斯基“礼貌地拒绝了”,觉得自身“被不合理地要求签署一份自己都还没有机会阅读的文件”。两名消息人士将这一提议描述为“单方面的”,乌克兰仍需敲定“一些细节”。
此前,泽连斯基表明希望与美国构建互利伙伴关系,而非直接出让自然资源。他同时承认,当下乌克兰大部分富含矿产资源的领土都在俄罗斯掌控之中(红星新闻相关报道:特朗普要乌克兰“稀土换援助”能成吗?乌最大稀土矿床在乌东前线区域)。
泽连斯基还在慕尼黑谈到了乌克兰的谈判底线,坚称他“不会与其他俄罗斯人见面。我只会与一个俄罗斯人见面——普京。”他补充说,只有在乌克兰、美国和欧盟制定出“共同计划”后,他“才会与普京坐下来谈判”,停止俄乌冲突。有报道称,泽连斯基不相信美国有“现成的计划”。
美欧裂痕:
欧洲担忧美军将从欧洲撤出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引发了欧洲盟友的广泛担忧,同时也迫使欧洲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
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戴维·黑斯廷斯·邓恩分析指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快速和大规模让步,让在欧洲的北约盟友感到措手不及。特别是特朗普直接与普京进行对话谈判后,欧洲和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一起被边缘化了。
▲2月14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 据视觉中国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表示,这次美俄通话毫无预警地突然发生,且没有与欧洲商量。她指出:“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运作方式,这不是其他国家处理外交政策的方式,但这是现在的现实。”贝尔伯克还强调,任何协议都不应强加给乌克兰,而且欧洲必须参与谈判。
当地时间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警告称,大部分美军可能将从欧洲撤出,美国副总统万斯或将宣布这一消息。有报道称,特朗普计划削减约20%驻欧洲美军,或削减2万人,作为对北约安全承诺的“重新评估”。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思14日访问波兰期间,表达了希望看到更多美军驻扎在波兰的愿望,但他警告,欧洲不应假设美军会永远驻扎。
这一系列动向加剧了欧洲对美国承诺可靠性的疑虑。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美俄通话形容为一记“电击”。他认为这应当让欧洲从“美国安全保护伞和廉价俄罗斯油气”的“战略依赖”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马克龙表示,欧洲“回血”可能需要“5到10年”。在国防方面,他强调欧洲必须建立自己的实力,以便 “即使美国不参与也能采取行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 据视觉中国
然而,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爆发近3年后,欧洲国防工业发展仍然步履维艰,尽管弹药和导弹的生产能力有所提升,但欧洲的国防公司仍然过于分散,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欧洲在推动“自主”的同时,内部仍面临协调分歧。
“特朗普在替莫斯科拆碎西方阵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叶夫根尼·波波夫称,美国施压北约增军费、和俄罗斯直接对话等举措,就像是用链锯把西方世界切成碎片,而“特朗普决定亲自动手”。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央视新闻(陈昱帆)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