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人:阳江180米夜光龙风筝飞上天背后的坚守与传承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人们的印象中,风筝是孩童热衷的娱乐项目。

近日,广东阳江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风筝爱好者围聚在一起,紧紧拽着风筝线,将一架长达180米、重约20公斤的夜光龙风筝放飞至百米高空。

“如今人们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风筝不应随之成为一门冷门的艺术。”7月22日,在阳江风筝馆,夜光龙风筝设计者之一的梁业忠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只要热爱,什么时候学习风筝技艺都不晚。

作为“风筝之乡”,阳江风筝与潍坊风筝齐名,形成了“北有潍坊,南有阳江”的格局。这座城市的风筝馆,不仅记录了阳江风筝的风光时刻,也续写着风筝技艺的传承与推广的故事:一家三代从事风筝技艺传承的阮权,新收了两名徒弟;曾被质疑“不干正事只会放风筝”的梁治昂,成为了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传承人。

微信图片_20220726190014.jpg

翱翔

7月16日晚,夜幕降临,阳江南国风筝场上空,一架夜光龙风筝乘风翱翔,2万多颗LED灯珠点缀“巨龙”,闪烁着七彩霓虹灯光,照亮了城市的夜空。

未命名文件.jpg

近日,在阳江风筝馆,南都记者见到了这条“巨龙”。

据《阳江县志》等文献记载,阳江风筝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最显著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龙(百足)风筝”是阳江风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梁业忠是夜光龙风筝的设计者之一,“当时我们想制作一架阳江最长的龙风筝,首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放飞成功。”为此,团队曾整天琢磨着怎么减轻风筝的重量。

微信图片_20220726185912.jpg

梁业忠介绍夜光龙风筝。

“龙头的制作工艺是最复杂的,鼻子、嘴巴、犄角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地方。”梁业忠向南都记者介绍,按照传统工艺,一般是采用竹子制作,但竹子易断易腐蚀,最终他们决定采用更有韧性、更加耐用的碳杆。

他带领团队耗时3个多月,终于完成创作。夜光龙风筝长达180米、重约20公斤,“龙身”共有140节“鳞片”,每节“鳞片”直径达70厘米,需要在2-3级风力情况下,近10个成年人合力才能放飞起来。

他告诉南都记者,放飞如此大型的风筝,最重要的不在于如何放,而在于放飞后如何拉。风筝线使用的是轮胎线,由100多米的“龙身”带动“龙头”起飞,10个人在地面紧紧拽住的同时,还需要寻找大树或柱子作为固定点。

微信图片_20220726190007.jpg

“当看到风筝飞到天上,吸引了许多人围观后,我觉得3个月的努力值了。”梁业忠说,如今人们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风筝不应随之成为一门冷门的艺术。“我做夜光龙风筝,就是希望能吸引年轻人观看,把阳江风筝一代代传承下去。”

退休前,梁业忠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的一名教师,数十年一直埋首于模具、机械等装备上。退休后第一次做风筝时,他按照童年回忆使用了报纸、纱带、浆糊等材料,结果被人打趣:“现在谁还用报纸和浆糊做风筝呢!”

这时,梁业忠才意识到,风筝制作也经历了数次革新,跟自己儿时已经很不同了。于是,他参照现在的工艺,用万能胶水、布、细线,制作了百足风筝,“看到风筝在空中游动,特别有成就感”。

机电专业出身的他,也尝试着将所学应用到风筝制作中,并曾创作出一款“光头强”骑自行车的动态风筝,“通过‘风叶轮’、风筝骨架的受力变化,让风筝借助风力‘动’起来。”在梁业忠看来,没有人规定放风筝有年龄限制,“我们团队的成员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大家因为热爱齐聚在一起,希望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见”。

传承

一折一弯,贴上画纸,涂抹颜料,一只竹子编制而成的“小鹿”便诞生了。

在阳江风筝馆二楼的一间课室里,两名少年正跟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江风筝省级传承人阮权学习制作风筝。

微信图片_20220726185954.jpg

灵芝风筝中的“小鹿”。

“13岁时,我跟着父亲学习做风筝,做的第一个风筝是最简单的三角造型风筝。”阮权告诉南都记者,父亲阮加培同为阳江风筝省级传承人,已于4年前离世,“我父亲去世前一年还在创作,眼力特别好,他教会了我很多传统风筝的制作手法”。

灵芝风筝也是阳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风筝之一,取材于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子为救许仙盗灵芝草的故事,椭圆形的造型,顶端架一张藤弓,其尾端经常点缀着一只“小鹿”。随着风速的不同,筝声时而徐缓低鸣,时而尖声促叫,时而悠扬婉转,是目前国内唯一存世的带完整筝鸣器(藤弓)和不带尾巴的板子类风筝。

“‘小鹿’不到半个巴掌大,用竹子折出回眸的造型,制作十分考验耐心和细心。”阮权记得,父亲常常教导他,“做风筝要用心,要沉得住气,如果折了两次还失败,就停下来出去走走,待心情平复了再继续做”。

为了做好风筝,阮权吃了不少苦头,他的手背、手指上至今仍有几道疤痕。

一架风筝的制作,从劈竹子开始。阮权向南都记者回忆,小时候他跟着父亲去市场买回一捆捆竹子,用刀劈开,再用小刀削成理想的厚度。一不留神,他的手指被刀子划出一道3厘米的伤口,鲜血直流,父亲连忙用烟丝帮他止血。当晚,他便因为破伤风发烧住院了。

微信图片_20220726185933.jpg

省级非遗传承人阮权(中)向学生传授风筝制作技艺。

尽管如此,他对风筝的热爱依然没有丝毫减退。“我16岁就出来打工了,压力大的时候就跑去放风筝,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他打开抽屉,从礼品盒中翻出一本1982年出版、售价2.9元的图画集,小心翼翼地翻阅,“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我没有学过画画,每逢需要在风筝上作画时,我就对照着这本书描绘”。

在阮权看来,父亲对风筝的执着与热爱,深受爷爷的影响。“老一辈的想法很朴素,做风筝不能华而不实,首先要能成功放飞,其次形态要传神。”阮权回忆起爷爷教导后辈的口头禅,“龙风筝在天上飞时,要像蜈蚣在地上走,如果动起来不好看就要重做”。

如今,有两名十来岁的少年跟着阮权学习制作风筝,“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脚踏实地坚持,不能学了一半就放弃”。

推广

和阮权一样,49岁的梁治昂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江风筝省级传承人。

“我们准备做一架100米长的‘龙风筝’赠送给省‘非遗’展示馆。”近日,在阳江风筝馆,南都记者看到,梁治昂正在调试绘画风筝的颜料,“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作为风筝,它的空中表现力很好”。

微信图片_20220726185925.jpg

省级非遗传承人梁治昂。

多年前,梁治昂创作出国内首架夜光龙风筝,融合了现代LED和电子烟火技术,实现了风筝在夜空中盘旋和“喷火”的效果。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没有什么娱乐活动,5岁就开始学习做风筝。”小时候,他喜欢找旧报纸和盖稻谷的塑料薄膜,来制作简易风筝。每逢学校组织比赛,才舍得买些好看的纸来绘画,做好风筝哪去参赛。

18岁时,梁治昂第一次参加正规大赛。“那时候对比赛规则、风筝类别一窍不通,还是和十几名同学怀着一腔热血报名了。”他笑着向南都记者回忆,到了赛场才知道,原来正规比赛是分跑道的,不像平时放风筝在空地上自由发挥。而且当时其他参赛选手都是四五十岁的风筝爱好者,只有他们是高中生。

“年轻时,家人感到不理解,怎么天天跑出去放风筝,正事也不干。朋友也会开玩笑说‘放风筝能当饭吃吗’。”但梁治昂还是选择了坚持。直到十几年前,阳江市风筝协会负责人看到他们一帮年轻人经常在广场、公园放风筝,便主动联系他们是否有兴趣加入风筝协会,“老一辈年纪越来越大了,我们希望培养更多年轻的接班人,来挑起阳江风筝的担子”。

2006年,阳江风筝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治昂也随之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中。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阳江风筝,避免风筝技艺失传。2014年,阳江市风筝协会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共识,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风筝制作与放飞”课程,梁治昂于2017年被聘请为兼职教师。2018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又增设了“风筝制作与欣赏”公选课。近年来,阳江30所中小学、幼儿园和大专院校均设立了风筝技艺教学点。

不过,梁治昂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以前风筝技艺以家族传承为主,如今热衷做风筝的年轻人确实不多”。

南都记者注意到,阳江风筝馆二楼挂着“冰墩墩”等造型的风筝。“我们希望通过创新风筝形式来吸引年轻人加入,比如根据不同节点设计不同风筝,冬奥会创作‘冰墩墩’,儿童节设计‘棒棒糖’风筝。”梁治昂说。

从一名热爱放风筝的少年成长为风筝技艺传承人,梁治昂坦言,一件事情要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不能被他人看法所左右,还要以匠心坚守初心。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韦娟明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