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经开区创新招工服务模式 打出“组合拳”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2025年一季度,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通过创新实施“春暖经开”招工服务专项行动,累计为企业精准输送劳动力15885人,服务覆盖园区55家重点企业,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助力区域经济实现“开门红”。

“赶集招聘”下乡 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

经开区聚焦企业用工需求与基层就业需求双向对接,创新打造“乡镇巡回招聘会”民生品牌。通过组建“就业年货大篷车”,携园区新能源、家电装备等领域的2000余个优质岗位,深入来安、全椒、定远等3县26个乡镇,开展20场“送岗上门”活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697人。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经开区依托基层就业服务站大数据平台,锁定1.8万名返乡人员,将招聘服务嵌入初九庙会、非遗展演等10余个民俗节庆活动,借助地方文化特色扩大辐射范围。同时,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定向推送“岗位大礼包”,构建“白+黑”“线上+线下”全时段招聘矩阵,推动“人找岗”向“岗找人”转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首创“三即”服务模式(即看即选、即谈即面、即签即约),部分企业从招聘到入职全流程缩短至5天,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跑出助企招工“加速度”。

全媒矩阵“造势” 用工信息精准触达

为扩大招工信息覆盖面,经开区构建“文化地标+数字营销+云端交互”立体传播网络。在滁州高铁站、琅琊山景区等城市流量入口设置招工信息桁架,并通过“双微一抖一头条”新媒体矩阵发布《探厂vlog》系列短视频、H5互动招聘地图,精准投送周口、临沂等劳动力密集地区,核心渠道曝光量突破220万人次。

年初推出的“新春职通车”4小时带岗直播活动,吸引盼盼食品、宇阳科技等10家企业参与,以360°车间全景展示、智能简历投递系统等创新形式,提供电工、中控等千余个岗位,实现“观看求职两不误”。此外,“社区快聘”平台动态维护2000余家企业信息,30分钟高频更新岗位数据,精准匹配效率显著提升。

产教融合“筑基” 激活人才“蓄水池”

经开区深化“政校企”协同机制,实施“凤栖经开”青年人才集聚计划。通过建立“产业链—专业群—人才池”动态匹配模型,组织80余家领军企业(含9家上市公司、11家高新技术企业)走进安徽理工大学、铜陵学院等高校,举办10余场定制化双选会,发布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632个产业适配岗位,吸引超万名毕业生参与,收到简历1855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54人。

活动创新采用“职业规划+实习见习+就业招聘”全程赋能模式,既为企业精准引才,又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支持。一位参与双选会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深度合作不仅填补了技术岗位缺口,更为企业储备了高质量后备力量。”

滁州经开区从“下乡赶集”到“云端带岗”,从“精准匹配”到“全程赋能”,滁州经开区以创新思维破解用工难题,正书写着“稳就业、促发展”的生动答卷。(徐立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