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年科学家王勇:历经三种角色 守护“上海光源”
中新网上海12月17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王勇:历经三种角色 守护“上海光源”
作者 郑莹莹
在上海浦东一个外形像“甜甜圈”的建筑里,光似乎停住了脚步。光的这头是末端,站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勇,往前45米的那头,是这个光束线站起始的光源点。
这个中间空心的建筑是中国这几年兴起的知名大科学装置之一――上海光源,它是中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产生宽波段的同步辐射光,每天供给全世界的前沿科学研究团队使用。
自上世纪40年代,人类在电子同步加速器上首次观测到同步辐射光,70多年来,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历了三代发展,上海光源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加入了“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俱乐部”。
如果将上海光源比喻成一个周长达432米的“甜甜圈”,将其截成数十段,每隔一段距离伸出一条长长的线,就是一个光束线站,像这样的光束线站,上海光源一共有32条,其中16条自2009年起陆续建成投用,二期工程的16条光束线站正在建设中。
王勇在上海光源的光束线站内 郑莹莹 摄
40岁的王勇,是一期其中一条光束线站――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的负责人。
一年有8760个小时,王勇说,上海光源每年开机运行7300多个小时,除去维护时间,一年对用户开放多达4500个小时。
伴随着中国科学发展,这些年,使用上海光源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了。王勇回忆,2009年上海光源刚开始运行的时候,使用同步辐射光源的课题组还比较少,当时申请的通过率很高,大概在90%以上,也就是100个人来申请,大概90多个都能通过。后来,伴随申请人数越来越多,设备运行时间固定,因而通过率逐渐下降,目前大概在50%至60%。
上海光源的用户除了数量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王勇介绍,目前上海光源的用户基本覆盖了除宁夏之外的中国大陆版图,还有很多国际实验团队。
自2006年起,这已是王勇来到上海光源的第13个年头,而他和这一束束光线的结缘,还得从三种角色说起。
第一种,用户。1999年至2004年,彼时,王勇尚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他以用户身份去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做实验。
第二种,运行人员。2004年毕业后,王勇去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那时候他是以运行人员的角色,参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运行,除了做实验外,还进行了实验站的设备维护等。
第三种,建设者。2006年,王勇博士后出站,那时,上海光源正在建设期间(上海光源一期从2004年开始建设,2009年建成),他正好加入了团队,开始作为一个建设人员,来参与同步辐射。2006年至2009年,他参与了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的建设,在项目中担任光束线负责人,负责光束线的物理设计与整体调试。2010年至2014年,他参与了世界上能量分辨率最高的软X线站“梦之线”的建设,在项目中担任实验分总体负责人,负责光束线的物理设计、初步设计与整体调试。
总结这三种角色,王勇说,每个阶段对同步辐射领域的认识逐步加深,从只会皮毛到深入理解,“相当于刚开始只会开车,后面会修车,最后会造车。”
从开始接触同步辐射,一直到现在,王勇说自己没有做过特别多的选择,与同步辐射的结缘也比较自然而然,“大概是兴趣吧,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它能够探测未知,而且是细微之处的未知,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微观结构,却能用同步辐射探测到,这个很有意思。”
以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为例,王勇介绍,这条线的特点是把X光进行单色化和聚焦,聚成30纳米的尺度,然后再对样品进行成像,“生物细胞的尺寸大概是几个微米,这条光束线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30纳米,因此可以用来看清细胞,还可以看清细胞内部的某种特定元素,比如铁元素的分布情况。”
接下来,王勇又有了新任务。上海光源二期从2016年启动,预计将于2022年建设完成。这次,王勇负责4条线站的建设,“技术在发展,性能指标要求会更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