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华:沁园春•竞立潮头羡后生

文/张民华

张民华:沁园春•竞立潮头羡后生

沁园春•竞立潮头羡后生

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二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中国已经成为科学超级大国”“在顶尖科研的千里之行中,中国科学家已取得长足进步。”与这种“当惊世界殊”的累累硕果及外媒鲜有先例的“抬爱”相比,一大批“三十出头”“而立挂帅”的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竞立潮头成长,更博人欣羡、令人振奋。笔者近日反复搜寻、回看“满屏都是年轻人”“满营青年近卫军”的壮景,“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智则中国智”的感慨燃情萦怀,数日蓄势,思集九韵一百一十四字苏轼正体词一阙《竞立潮头羡后生》调寄《沁园春》。

神舟(1)穿云,

玉兔(2)破雾,

天眼(3)追星。

任蛟龙戏水(4),

祝融蹈火(5),

嫦娥撷壤(6),

五星旗红。

冷对蒿莱,

挥斥蓬雀,

北斗(7)凛凛耀苍穹。

泪霑袖,

月背留中字(8),

气贯长虹。

方阵顾盼青葱(9),

智而立(10),

创业羡群雄。

同侪俱少年,

立鸿鹄志,

举鲲鹏翼,

宗悫(11)偕行。

沧海横流,

新樯(12)争渡,

竞立潮头愈从容。

遏浊浪,

青春卷风暴,

可畏后生!

张民华:沁园春•竞立潮头羡后生

自注:

1、神舟:即神舟飞船,它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器,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航天飞船成功发射。25年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从无人实验飞船到空间站的建设和使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2、玉兔:即玉兔号月球车。

3、天眼:又称“中国天眼”,系建造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现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4、任蛟龙戏水:任,任用、任凭,听凭;蛟龙,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是一艘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中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重要意义。

5、祝融蹈火: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

6、嫦娥撷壤:撷[xié]:采摘、撷取。指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撷月壤样品。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背着陆成功取样并返回。

7、北斗:指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北斗系统已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8、月背留中字:嫦娥六号完成采样之后,月背地表留下了一个“中”字。

9、青葱:指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10、智而立:智,智慧、才智;而立,即而立之年。此处指包括“天宫”载人航天、“长三甲”系列火箭、“墨子号”量子卫星、“北斗”卫星、中国“天眼”、“复兴号”高铁等众多由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组成的国家重点项目科研团队与核心攻坚方阵。

11、宗悫:宗悫[zōng què](?-465年),南阳涅阳(今河南省南阳)人,南朝宋国名将。《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系成语“乘风破浪”出处。

12、新樯:樯[qiáng],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此处的新樯,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以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组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

张民华:沁园春•竞立潮头羡后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