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李政:“双碳”目标实质是一场绿色工业革命,根本在于科技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王星晨 北京报道

7月14日,在2022年施耐德电气“数字赋能,全程减碳”创新峰会上,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指出,“双碳”目标是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战略之举,实质是一场绿色的工业革命,其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创新。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了全球88%的温室气体排放、90%的世界经济体量以及85%的人口。欧盟、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或国家战略,提出在2050年实现全部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的目标。

李政强调,与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挑战。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同时,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少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周期。

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估算,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2℃目标和1.5℃目标导向的深度脱碳路径,中国能源系统转型所需要的投资成本约在100万亿到138万亿之间,大约占同期累计GDP的2%-2.5%。

“这些投资将会带来以新能源、新科技为基础的新系统,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成本虽大,但也是巨大的风口和投资的机会。”李政表示,发展新能源,尤其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手段和路径。未来的能源增量将主要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到2030年要实现化石能源存量的规模化替代,使其进入稳定下降阶段。

“目前我们所进行的是一场绿色工业革命,意义堪比历史上的前几次工业革命。”李政指出,“按照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到2050年要实现的减排量中,近一半的碳减排需要技术创新和突破。但目前的商业化技术不足以实现目标,‘双碳’目标的实现亟需进一步的科技创新。”

对于国内发展,李政强调,在中国的能源系统中,化石能源占比接近85%,未来需要转换成以新能源占比达到85%以上的新型系统。终端用能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目前终端电气化率为26%左右,为实现2℃目标或者1.5℃目标,这一比例甚至要达到68%以上,实现终端用能高度电气化。

“除了在能源领域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先进的核能技术、高效的制氢技术之外,工业部门要节能提效,比如氢能炼钢;以及在建筑部门实现零碳的供热,主要手段是电气化;交通部门要用电动车、燃油机电池车,远洋的航海要用氢动力或者氨动力,未来的航空要用氢能动力、电动力等等,这都是未来所期待的。”李政说。

不过,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研究,现存的成熟技术在所需的技术中只占15%,能够完成1/3的碳减排需求,另外近2/3的碳减排需求仍要靠技术创新来满足。

面对不同的背景和业务范围,李政将企业实现“双碳”的路径归纳为“三板斧”。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废弃产品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二是节能,通过检视自身生产过程、能源使用以及对应的碳排放,找准点位,通过改进工艺和更新技术等途径,减少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三是替代,到了碳减排的后期,还会存在一些难以减排的行业和工艺,需要采用氢能、低碳原料以及其他生物质能替代传统上使用的能源。

“碳中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新事物,方向和目标确定,但实践路径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取决于未来技术的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因此科技创新是巨大的需求。”李政表示,未来中国尤其需要加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力度,为远期的深度脱碳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采取健全的战略规划、政策措施和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高质量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实现减碳目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