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程十发为什么常常梦见他

“十发梦见莲子”“十发梦见悔公”

程十发先生是海派书画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收藏家。他生前将自己收藏的一百余件历代书画精品捐赠给了国家。

前不久,程十发美术馆举办“程十发捐赠作品展”,集中展示了发老生前的收藏。可惜由于疫情原因,美术馆暂时闭馆。期待重新开馆后,这些精品能继续与观众见面。

记者专访程十发的学生、画家毛国伦,听他讲述发老与这些作品的故事。

梦中相见陈老莲

程十发是明代大画家、书法家陈洪绶的忠实“粉丝”。在他旧藏的一百余件历代书画精品中,有十余幅都是陈洪绶的作品。他认为,陈洪绶的画“古穆庄严,一洗浮俗之气”。他还有两方收藏印:“十发梦见莲子”“十发梦见悔公”。莲子、悔公指的都是陈洪绶,他幼名莲子,号老莲,明亡后,自号悔僧、老迟、悔迟。

毛国伦是1960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拜程十发为师的。在他的记忆中,程老师很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为了打好基本功,必得临摹陈洪绶的《归去来图》《隐居十六观》。

上世纪80年代,程十发去美国考察,在一所大学的博物馆里偶然见到陈洪绶晚年所画的《六逸图》,惊喜万分。他想办法讨得《六逸图》的照片,带回画院供学生们临摹学习。

陈洪绶生于一个走下坡路的士大夫家庭,历经明末清初的动荡,造就了他孤傲冷僻的性格。他曾写过这样一副楹联:“何以今日心愈小,只因以往事皆非。”他晚年所画的人物,大多是大头矮身,被称为“变形画家”。

程十发曾揣测过,大凡陈洪绶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所画的人物,比例比较合乎常规;而当他心情抑郁,甚至悔恨交织时,所画的人物比例就有些怪异。

程十发旧藏的《罗汉礼佛图》是陈洪绶去世那年所画。这幅画长达四米多,共有24位人物:一佛立于卷左,一众罗汉人物逐次献礼。他们造型质朴,线条清圆细劲中见疏旷散逸。陈洪绶继承了顾恺之游丝描的高古意境,他用笔凝重,含蓄而古拙,一笔不苟,不紧不慢,一气呵成。24位人物皆为白描,展现了画家出神入化的笔墨功力。

清代画史著作《国朝画征录》中这样评价陈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有公麟、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李公麟、唐寅等也是程十发深爱的画家,可谓是惺惺相惜。

陈洪绶 《罗汉礼佛图卷》(局部)上海中国画院藏

在陈洪绶的山水画中常常会出现节疤的树干、零散错落的松针,还有被虫蛀蚀过的树叶和竹枝,别有一番情趣。他笔下的鸟,变形夸张,带有几何形体。在程十发旧藏的《秋花山鸟图》中,这种古拙奇崛的画风可见一斑。

领路人任伯年

陈洪绶去世188年后,在距他家乡诸暨不远的萧山,又诞生了一位大画家,他就是任伯年。

任伯年自幼学习陈洪绶及宋人画法,凭着扎实的写实功力、精湛的传统笔墨技巧和独到的艺术悟性在上海成名。他博采众长,成为海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任伯年是程十发的领路人。程十发曾在自述中说:“我为什么从小喜欢画画,原因是很复杂的,跟环境有关系,和父母有关系。我父亲的房间里挂着一张画,是任伯年的,那时候他没有条件买原作,那幅画是石印的,就是印了以后用人工上颜色的那种……”

毛国伦记得,老师非常喜爱任伯年早年的花鸟画。“他家中一直挂着任伯年画的花鸟,真是百看不厌,他笔下的花鸟也曾深受任伯年的启发。”

程十发曾收藏过任伯年的多幅作品,比如《钟馗图》《桃实山禽图》等,最知名的要数《岑铜士像》。据此画的题跋描述,在一个冬日的晚上,岑铜士和任伯年交谈,相聚甚欢,任伯年一时兴起,要为他画像,可桌上的蜡烛刚刚点完,任伯年便用左手拿着燃着的纸卷,凭借着摇曳的火光非常神速地画成这幅画。见过此画的人都说画得很像。

任伯年画肖像画,擅长以传统的勾勒取神,稍稍渲染,轻松自在间写其形、抒其情。徐悲鸿曾赞叹:“伯年高艺雄才,观察精妙绝伦,每作均成独特境界。”他的花鸟画也章法别致,使人耳目一新。他善于把处于动态中稍纵即逝的禽鸟捕捉下来,将高难度的动作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在布局上,任伯年常把花鸟错落其中,穿插掩映,营造万千变化。他的着色清丽典雅,特别善于运用水分,自然地利用水渍和渗化,使画面散发出滋润和鲜灵的感觉。

任伯年 《清供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一生追求不一样

程十发曾说:“如何深度地研究、深度地创作,这要下苦功夫,学习传统。我的经验是从传统中找出几个自己特别喜爱的画家来学习。

学习并不意味着照搬。毛国伦认为,要形成一种艺术风格,先要形成自己的艺术性格,而程十发的风格就是通过学习,求得与前人不一样而形成的。与他喜爱的画家陈洪绶、任伯年相比,程十发不仅在绘画技法上丰富、发展了许多,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新人物画笔墨加连环画风格的开创者和领军者。这种创造来自程十发不断的艺术实践和总结,来自他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也来源于他的刻苦和勤奋,更来源于他始终尊重艺术发展的规律。

程十发《姜白石词意》

一生追求不一样的程十发敬畏传统,却并不迷信传统。他深知传统中也有良莠、高低,要看适不适合自己汲取,还要考虑到避同求异。程十发曾开玩笑说:“谁写字不学‘二王’,我就敬他一大杯!”他并非不喜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而是反对艺术教育中那些过于迂腐的观念。他认为,将最古的笔法与最新的现实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一条中国画的新路,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程十发还擅长吸取传统中那种不为人注意,却极有生命力的东西。比如,他会从岩画、壁画、彩陶、青铜器中获取灵感,并从民间绘画中采集“灵妙”。他曾研究过长沙窑出土的唐朝瓷瓶,瓷瓶上的花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以此为灵感,创作了生动又独特的艺术形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