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阿富汗?当成三国时的荆州你就明白了

凤凰网原创︱阿富汗这个因地缘政治而被强行构建的中亚国家,诡异地与汉末三国时代的荆州非常类似……

看不懂阿富汗?当成三国时的荆州你就明白了

2021年8月,随着塔利班的卷土重来,阿富汗再度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许多媒体因美国援助的撤离,和政府军势力的迅速崩溃而惊叹;面对媒体同步传递的相关资讯,全球民众甚至联想到1975年的越南西贡。

但在真正熟悉历史的人看来,此类剧情不过是阿富汗历史的一种循环往复:这个因地缘政治而被强行构建的中亚国家,诡异地与汉末三国时代的荆州非常类似;由此,可以大胆的预测,那些能从《三国志》中汲取,围绕着荆州的战略演化,都会在不久后的兴都库什山两侧再现。

“人造国家”阿富汗

阿富汗实际上是多个不同语言和文化族群的大杂烩

阿富汗实际上是多个不同语言和文化族群的大杂烩

在人类已知的大部分历史记载中,阿富汗都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名词。因此,很少有人将之捏合为统一国家。倒是阿富汗的各个省份或重要城市,在不同时期,被崛起于四方的强大帝国收纳为藩属或边区。

其中:以喀布尔为中心的阿富汗北部,向来属与河中、西域和伊朗高原较为接近,属于典型的中亚文化地带;至于以坎大哈为首的南部,则与南方的南亚次大陆更为亲近,可以被划入广义的大印度文化范畴;喀布尔南边的开伯尔山口,更是在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是历代中亚民族进入南亚次大陆的必经咽喉之路。

更为麻烦的是,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散落在山间的氏族部落成为阿富汗各地的政治势力基本单元。今天的阿富汗版图,就是将这些来源不同,文化各异,彼此互不统属的地区的各个人群,人为地拼凑在一起的“缝合怪”。

这只“缝合怪”的产生,又和国际地缘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阿富汗,是“欧亚世界岛”的十字路口;更形象地说,它是十字路口边的岗亭,扼守住了这个“岗亭”,就等于是控制住了十字路口。

阿富汗向东,越过喀喇昆仑山脉就是中国,进入东亚世界;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就是南亚次大陆,向西是西亚的伊朗高原,向北则是中亚五国,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腹地。控制这个十字路口,一向成为以控制欧亚大陆为目标的大帝国的不二之选,历史上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孔雀帝国、贵霜王国、阿拉伯帝国、唐帝国、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尔帝国、英帝国、俄罗斯帝国……都曾尝试染指甚至独吞这个欧亚十字路口。

目前的阿富汗国家,源于18-19世纪的多边地缘政治斗争。

受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浪潮影响,阿富汗地区南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被大英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瓜分完毕。英俄双方多次为争夺亚洲内陆的控制权而剑拔弩张,斗争范围从今日的伊朗一直延伸到中国新疆境内。至于夹在其中的兴都库什山两侧的阿富汗地区,虽然山高路远,却是双方都想控制前线的核心地带。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英俄两国都需要在阿富汗当地扶持势力,充当本国霸权执行的傀儡或代理。恰逢来自普什图人的杜兰尼家族崛起,以势不可挡的兵锋控制了喀布尔和坎大哈两地,遂成为各西方势力都普遍认可的本土缓冲区。期间,还有邻国波斯为恢复历史版图,数次尝试将西部重镇赫拉特彻底占据。本就没有成熟政治、军事架构的阿富汗人,便只能向英国或俄罗斯方面寻求庇护,努力在夹缝中维持自己的有限国土。

攻入阿富汗的英国军队

攻入阿富汗的英国军队

于是,诡异的现象便在兴都库什山麓频繁上演。每当俄罗斯人扶持的军阀集团壮大起来,便会立即遭亲英代理人的群起围攻,反之亦然。阿富汗破碎的地形带来的遍地各大小氏族集团,可以毫不犹豫的投靠任何给予利益的势力,也可以毫不犹豫地与损害本氏族利益的势力翻脸。恶劣的交通状况、自然环境和凶悍民风,又让所有帝国势力都难以亲自控制。哪怕强大如全盛时期的英帝国,亲自下场控制阿富汗,依旧会被各方势力联手打得灰头土脸。在1838~1885年间,强大的英印陆军就曾两次出兵北上。结果都在顺利攻占阿富汗各大城市后,被紧急动员联合的的各方武装联军撵了回去。甚至还有过全军覆没的惨败。无奈之下,英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也只能选择幕后遥控,培植当地军阀争权夺利。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9年,英国还曾同新兴的苏联展开阿富汗主导权而爆发冲突。结果,依旧是谁也不能取得完全胜利。这一过程也促成了现代阿富汗国家的彻底成型。联想到20世纪后期的苏联入侵与美国反恐战争结局,这种基于现实状况的无奈平衡,便足以称得上是阿富汗历史发展的绝对主流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在理论上源于是30多亿前地球历史上最早的大陆(乌尔大陆)的一部分,因此拥有非常充沛的自然资源。在起伏不断的山峦之间,深埋着大量油气田和堪称顶级的铜矿储量。然而,物流问题却限制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法将资源直接转化为经济成果。错综复杂的区域割裂,又让整合各省的大型交通建设很难付诸实施。

因此,除非有人愿意去不计成本的长期撒币,否则阿富汗的资源很难为外部市场所汲取。但也恰恰是这点,让阿富汗躲过了瞬息万变的资本主义瓜分狂潮,至今还能以并不体面的方式,维持着有别于周边政体的独立建制。

三国荆州的阿富汗属性

汉朝的荆州 同样的由大片不同区域捏合而成

汉朝的荆州 同样的由大片不同区域捏合而成

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感到奇怪:这样一个偶然出现的夹缝国家,如何能与汉末三国时代的荆州相比?两地究竟有何类似之处?能让今人以史为鉴,推断出日后可能的局势发展?

为三国迷们所耳熟能详的荆州,其实在东汉末年,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造“缝合怪”。早在遥远的先秦时代,《禹贡》九州中的荆州就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地理名词。尽管表面上大部分区域都由楚国控制,但由于山川相隔等地理原由,内部有许多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的氏族集团。其中的一些人是来自长江流域的楚人开拓者,他们大都分布在主要的河流水系附近,形成一条由北向南的曲折交通线。交通线周边生活着的群体,则大多为世代生活当地的百越部落。他们虽然大体在名义上愿意服从楚国统御,但来回反复不断。彼此之间还经常因土地、矿产或水源汲取的矛盾而爆发冲突。与今天阿富汗境内部落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颇有相似之处。

由秦到汉,荆州也并没有因秦朝短暂统一发生根本性转变。无论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受制于当时的交通技术限制,无法有效整合交通线外的广袤区域。荆州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满布瘴气的山林,在面积上比沿着交通线已开发的农耕区和居民点要大得多,直至汉末三国。荆州所在的整片区域,其开发程度要到1500年后的明清两代才能称得上大有改观。在此之前的历代统治者,都很难有底气说自己对荆州这片广袤的土地实施了有效的开发建设。

确定三国鼎立格局的赤壁之战 就为荆州而爆发

确定三国鼎立格局的赤壁之战 就为荆州而爆发

东汉建立后,荆州的辖区还被进一步扩大。除原有的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和长沙国外,还曾将今天的广东全境、广西桂林一带和越南北部都短暂囊括进去。这些区域在之前并没有经历先秦时代中原政权的缓慢开拓,在西汉时代的开发成效也非常有限。这些地域并入荆州治下,使得荆州成为一个包含了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大桐柏山-大洪山、鄂西山地、湘西山地、衡山、南岭等独立地理单元的缝合怪式人造政区。各个来自不同文化区,相互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的区域被人为拼合到一起。

荆州行政区域的不断扩大,其行政辖区地跨中国三大水系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在客观上使其成为汉末中国的九州十字路口。

荆州最北端的南阳郡和江陵郡,位于重要的汉水流域。有无数迁徙的先民和南下北上的诸侯军队,经由这一通道在江汉平原和中原间移动。先秦时期的楚国和吴国建立者,就是从关中等北方区域南下,通过南阳郡抵达长江流域建立了后来的楚国和吴国。战国末年秦灭楚,同样是以汉江交通线为进军轴线。

从荆州沿长江东进,又是曾为孙策和黄祖争夺过的江夏郡,也是沿长江由中游向下游推进的必经之路。而自荆州沿江西上,直入四川盆地,是自古唯二两条中原入蜀通道中的一条。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武陵郡和零陵各郡,又是由长江沿岸去往岭南各通道的起始点。

就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的那样,“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可以说高度概括了荆州这个行政区域的战略重要性。

所以,人为拼凑出的荆州在汉末的地理重要性毋庸置疑,任何一个有志于天下一统的地方势力,都无法抵抗占据荆州的诱惑,也是荆州在三国时代成为战略斗争的核心屡遭争夺的根本原因。

然而,三国残酷的历史却一再表明,全据荆州的理想很难在现实中获得成立。无论是最初坐镇荆州本土的刘表,还是对之虎视眈眈的曹刘孙三大势力,都从未有机会完全控制整个荆州。任何一方试图单方控制整个荆州的战略尝试,都会引起周边势力的强烈反应,引发地缘政治结构的强烈动荡和重新洗牌,最终以惨烈的大型会战收尾,直接左右历史的进程。

为荆州而发生的夷陵之战 开启了三国时代的终结进程

为荆州而发生的夷陵之战 开启了三国时代的终结进程

三国荆州发生的事 在阿富汗都会遇到

所以,若要大概预知今日的阿富汗局势,不妨先回看下当年三国的经典剧情。

所以,若要大概预知今日的阿富汗局势,不妨先回看下当年三国的经典剧情。

最初据有荆州的刘表,始终自觉端坐在火山口上。因为麾下的广袤区域,实则是众多分崩离析的集团合体。既没有向外输出扩张的动力,也没有抱团自首的合格凝聚力。有地方势力甚至将刘表都视为外来势力,在大难临头的关键时刻故意使反力。而作为占据周边的势力如曹操政权、江东孙氏政权等,都对荆州垂涎三尺,在军事实力上也都完全凌驾于一盘散沙的荆州本地势力。

此后,就是为大众熟知的汉末三国围绕荆州的战略角力。基本就变成了一个谁在荆州占优势就成为众矢之的模式的循环。

赤壁之战前,势力最为强大的曹操集团南征,开始势如破竹,直接将包括水师在内的刘表遗留势力的半数精锐招致麾下。于是马上引起孙权和刘备两方的孙刘联盟形成。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大获全胜,曹操集团占据荆州的意图翻为画饼。

赤壁战后,获胜的孙刘两家也都觊觎荆州控制权,因而将整片行政区域划为南北两段分别占领。

三国时期的荆州 就为各方势力分头占据

三国时期的荆州 就为各方势力分头占据

然而,孙刘短暂的同盟因为刘备集团在荆州逐渐强势而渐行渐远。公元219年,在刘备麾下的关羽军团北伐曹魏,在樊城之战大败曹军,威震九州。刘备集团在荆州获得极大优势,诸葛亮《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眼看就要实现。孙权的东吴集团果断撕毁和刘备集团的盟约,转而与曹魏联手。东吴集团发动突袭,背刺关羽,消灭了刘备在荆州的势力并将荆州的北部彻底夺去。三国时代进入全新阶段。刘备也在随后兴师问罪的伐吴战争中在夷陵之战遭遇全军覆没的惨败。至此,建都巴蜀的刘氏政权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对控制中原的曹魏形成决定性威胁。

而江东的孙吴政权,在费劲全力,甚至不惜毁盟背刺前盟友后,终于在荆州占据优势。但刚刚当了几个月“大魏吴王”的孙权却发现,在彻底和原盟友蜀汉决裂后,刚刚结盟的新盟友曹魏又出兵荆州……换言之,三国鼎立的剧情成立于荆州,最后的落幕同样始于这片四战之地。

这熟悉的一幕,在20世纪以来的阿富汗同样一再上演。这片封闭山区反复展现着这样的剧情:控制这块土地的势力马上就会遭到周边其他势力的联手针对,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人们甚至可以从中发现几个世界级帝国的崩溃先兆。

最早出手、也经营时间最长的大英帝国,就在1919年真正露出疲态,在北方俄罗斯-苏联势力的挤压下,随着对阿富汗地区的最后一次用兵结束,这个以印度次大陆为基底的强权,也就不可避免的走下没落。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帝国的大部分海外领地便纷纷以独立宣告了殖民主义时代终结。巧的是,整个英印帝国的边界确定,也是源于对阿富汗的征服失败。

1989年 从阿富汗撤离的苏联军队

1989年 从阿富汗撤离的苏联军队

二战结束后,苏联为控制中亚和打通去往印度洋的交通大动脉,以各种手段影响、控制了阿富汗局势,但却发现对方不愿乖乖就范,大有倒向美国的危险倾向。于是苏联就企图派KGB特工刺杀阿富汗阿明总统,却因一些小小事物而没能得逞,最后便不得不撕破脸皮,用数万大军实施全面占领。结果它不仅没能得偿所愿,反而被以美国为首的周边各大势力联手针对,在毫无收益的中亚山区里苦撑十年。最终苏联还是黯然撤兵,并且因巨大的财政亏空而导致解体。后来声名远扬的塔利班组织,正是在其撤退后的数年里迅速成型。

2001年,美国又因“911恐怖袭击事件”而注意起阿富汗。此前,他们曾经为反制苏联势力,扶持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圣战组织。结果在多年后发现对方已稳固控制阿富汗,并以此作为袭击自己全球利益的重要基地。其中还有以本拉登为首的一众恐怖大亨,频繁在兴都库什山的两头来回打游击。于是,美军不惜出重兵攻入阿富汗,并在此后的20年里都斥巨资保持力量存在。结果仅仅到事情发展的半程,就发现自己的策略得不偿失,被迫以如今这种非常难看的方式甩锅撤离。而依旧是其潜在对手的俄罗斯,则已公开宣布自己不承认塔利班的任何既得事实。

2021年 从阿富汗撤退的美国军队

2021年 从阿富汗撤退的美国军队

那么,今后的阿富汗山地国家,会因塔利班的一家独大而陷于恐怖和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无数的失败案例都已表明,阿富汗一直是个缺乏足够凝聚力的人造产物。加上地缘层面的牵涉众多,足以让任何内部纷争演变为国际冲突。因此,尽管周边势力都不想招惹阿富汗,但又不可能避免的受到牵连。先前的合作盟友,完全可能因触及自身权益而瞬间翻脸。然后再向当地投入更多资源,以便能在下一场鏖战中招募到充足支持。至于那些今日还宣布投靠塔利班的地方军阀,也不会因下一轮的重新站队而自觉脸红。

因为这个国家本身,从始至终都是临时性质的妥协产物。一如动荡三国时期的荆州,各方势力都无法独吞这个十字路口,试图获得主导权的势力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目前在阿富汗再度上演的好戏,还会延续很长时期。尽管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来说,如此安排多少有些过于残酷。但这就是政治、利益和历史,无法被人凭空创造,只能依循亘古难变的经典轨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