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人民银行与印尼央行正式推出“中国-印尼双边本币结算机制(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以下简称LCS)”并启动浙江区域市场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直接报价交易。当日,中国银行与多家同业对手完成人民币对印尼卢比银行间即期、远期交易,为我行公司客户办理了印尼卢比购汇支付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LCS是两国贸易中直接使用双边本币进行结算的机制安排,旨在促进双边贸易中更多使用本地货币交易和结算。2020年9月30日,中国和印尼两国央行签署了《关于建立促进经常账户交易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一致同意积极推动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包括推动人民币和印尼卢比之间的直接兑换报价和银行间交易。目前,印尼央行已分别与马来西亚央行、泰国央行、中国央行签署LCS协议。
在该机制下,中国和印尼企业可使用本币或对方货币开展贸易、其他经常项目、直接投资等跨境交易背景的支付。两国央行指定商业银行提供结算、融资、兑换、外汇避险等服务。施行双边本币结算机制将降低两国外汇市场对美元和其他外币的依赖。
人民币对印尼卢比区域交易是LCS政策框架下的重要机制安排,有助于形成人民币对印尼卢比直接报价,扩大两国经贸往来中本币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未来的金融货币合作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一、中印经贸往来不断深化是LCS机制成功落地的基础
中国与印尼在冷战结束后双边关系逐渐改善。2013年10月,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凸显出印尼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员往来日趋频繁,中印双边投资贸易合作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8年以来两国贸易额均超过700亿美元并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双边贸易额784亿美元,其中印尼向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约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在东盟国家中排名升至第四,同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20亿美元。
今年1至5月两国贸易额436.3亿美元,同比增长48.9%;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10.4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投资额的一半。中国继续稳居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目前印尼约有10%的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中国作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间不断扩大的经济联系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二、印尼卢比业务潜力足、市场热情高,是LCS机制得以落地的重要原因
人民币对印尼卢比区域交易是本次LCS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前国内已开展的人民币对蒙古图格里特、哈萨克斯坦坚戈、柬埔寨瑞尔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相比,印尼卢比区域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体量大,业务潜力足。印尼经济体量远超蒙古、哈萨克斯坦和柬埔寨三国,2020年印尼GDP约为三国GDP之和的五倍。此外,中印经贸密切程度远超上述三国, 2020年中国与印尼全年双边贸易额784亿美元,远高于蒙古66亿美元、哈萨克斯坦214亿美元和柬埔寨96亿美元,因此人民币对印尼卢比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业务潜力更大。
(二)机制设置全面,产品覆盖全。从颁布的业务操作指引等文件来看,本次LCS机制的制度设计囊括账户管理、货币兑换、套期保值、银行间交易、融资业务等范围,覆盖面广,表明两国央行全力支持LCS机制发展的态度,全面促进两国经贸发展。与以往区域市场仅开放即期产品不同,本次LCS机制涉及的交易品种包括即期、远期(包括NDF)、掉期和货币掉期,这也是国内首次在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中开通外汇衍生品的品种。
(三)市场参与者较多,成交意愿较高。从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参与印尼卢比区域交易的银行共有11家,数量多于以往的其他货币的银行间区域交易。9月6日业务上线当日共计达成人民币对印尼卢比交易1212万元人民币(267.5亿印尼卢比),其中跨境交易36万元人民币(7.9亿印尼卢比),交易品种包括即期和远期,交易商交投意愿强。
三、LCS机制优势显著,助力两国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采用人民币对印尼卢比直接交易具备效率及成本优势。LCS机制中采用人民币对印尼卢比直接交易,减少了通过美元多次兑换环节,为客户节省兑换成本。对有印尼卢比收入及支出的中资企业而言,一次性直接兑换人民币更加方便。根据官方操作指引,商业银行应为客户提供比通过美元交叉报价更具竞争力的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直接报价,因而人民币对印尼卢比直接交易将更具价格优势。
(二)使用人民币结算便于企业财务管理及业务经营。国内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会计货币,若使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进行结算,可以减少财务报表的外币应收款、应付款及外币资产负债,可避免因汇率波动而造成财务数据波动,更能体现财务稳健性。对于外贸企业而言,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进出口已提前锁定利润,对薄利的中小企业意义更为明显。
与美元相比,人民币和印尼卢比均为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协同性较高,人民币对印尼卢比汇率波幅小于美元汇率波幅,过度依赖使用美元结算可能承担较大的汇率风险。去年人民币相对印尼卢比升值2%,低于人民币相对美元6%的升幅。
此外,以人民币进行结算,流动性充裕且支付手段多样,保证了企业的稳健经营,有利于合理分散风险。
(三)多样化产品满足企业不同需求。外汇交易中心基于LCS框架推出了人民币对印尼卢比直接报价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产品线覆盖即期、远期(包括NDF)、掉期和货币掉期等。多样化的产品可以满足企业差异化的套期保值需求,协助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LCS机制也便利本币项目贷款及贸易融资,疏通各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的本币资金通道。
四、秉承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合规开展业务
对于企业而言,LCS机制的推出无疑为管理自身汇率风险的工具箱中提供了一款得力法宝。在操作实践中企业还应注意如下两点:
首先是秉承“汇率风险中性”的原则,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开展业务。企业要理解汇率不可预测,了解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不断增强的市场化改革大趋势;要立足主业,理性面对汇率涨跌,审慎安排资产负债的货币结构;建立健全自身的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多措并举合理管理汇率风险;要以保持财务状况的稳健和可持续为导向,不以套期保值的盈亏论英雄。
其次,企业客户也应严格按照LCS机制的监管要求开展业务。本币结算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探索,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由于资本项目开放程度较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本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或多或少的不便利之处。企业在开展LCS项下业务时,应严格从实需背景出发,提供真实完整的单据证明,配合银行依规报送相关信息,确保LCS业务能够顺利开展。
未来,我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积极履行外汇做市商义务,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双边本币结算服务,为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