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峰:关于“新时代村庄运营”的一些想法

新时代村庄运营

01 村庄是什么?

村庄首先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一个村民可以相互称呼“老乡”的地方。无论走得多远,老乡对老乡,两眼泪汪汪。

其次,村庄是一个身份的认同。“我们是同一个村的”。

再次,村民都有一些相同的认知。“咱这个村以某物、某人、某事闻名”“我们小时候一块逮过麻雀”,等等。

但是我们特别指出,更广意义上的“村”是指,在某段时间里在一起呆过的地方,如学校、军营等。有了广义的“村”,村庄的群成员才能扩大。而将村里村外的人都放在微信群里的,我们就有了建立村庄产业的基础。

02 村领导是什么?

村领导是村庄的“长者”,不见得是长辈,但一定是能人。

村领导不是领导,而是服务员和销售员。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这个领导就失去了村民的信任,是个“假”领导。

村支书是由乡镇(街道)党委任命的村庄一把手,但也要服务好本村村民。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03 村庄运营5步法

第一步做好定位:就是我们常说的时空定位,它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空间的维度即区域定位,找到本村在本乡镇本县中的位置;二是时间的维度即文化定位,从历史长河中挖掘今日可商业化的文化元素。

区域定位要有政治高度,本村做的事不只是为村里做的,同时是为了乡镇和县里做的(本村要成为本乡和本县的典型)。区域定位还要有市场意识,要能满足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因为要卖给他们农产品或请他们来村庄玩。

文化定位是找到村庄的魂,这个文化是大家能接受和喜欢的记忆传承,不是道德文章,也不一定非得有古玩。比如某个村庄有酿酒历史,可以开发古酿酒文化之旅。

第二步建立村企共建机制:用来解决经济组织的问题。我们鼓励外来企业(无论是村民还是非村民创办的)参与村庄建设;同时,村集体以村公共资源(可以包括部分资金)入股,比如占20%。这个20%,可以理解为企业利用村公共资源的一种补偿,建立起良好的村企合作关系。

第三步打造村庄品牌:首先取个合适的名字(村名是宝贵的资产,可以以村集体名义注册商标;本村历史文化名人典故也可以注册商标)。至于谁来运营问题,村集体可授权外来企业使用该商标。

第四步小切口打造产业:这一步很关键。切口要小,还要容易做。要投资少,本村人就能做。这里有个“木火铁锅炖活鱼”的例子,一个村庄的几个人创新了一个木火铁锅炖活鱼的菜(只有1个菜),现在他们的亲戚朋友在庆云、乐陵、惠民、阳信、无棣连开5个店,生意非常火,这就是一个村庄产业。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阳信县河流镇牛腾雨村的书记开了个亲子水上乐园。这个水上乐园一开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的,没想到火了,现在门票卖到10元,周末爆满,园内有几家卖冰棍的,每家一天轻松卖掉500支冰棍。

这种乐园看上去很原始,但很有活力。有条件的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办更多的亲子乐园,如沙池玩沙、沙滩排球、真人CS、喂梅花鹿、挤牛奶、挖地瓜花生等。

第五步打造网红打卡地:我称它为特殊的路,需要做场景化设计,还要有独特性。最后农村网红要能实现从流量到品牌的“惊险一跳”,才有持久生命力。

两次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政策的变与不变在哪里?

(本文作者系凤凰网山东特约撰稿人、经济学博士、著名县域战略定位专家 吴炜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