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冯从吾等《关学编》|《儒藏·史部·儒林史传类》第九十五种

《关学编》六卷

明·冯从吾编撰

清·王心敬续编、王承烈参订

李文泽校点

王智勇一审、蒋宗许二审

清嘉庆七年周元鼎增修本

编者简介

冯从吾(一五五七—一六二七),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学者称少墟先生。万历十六年中式乡举,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历官御史、左佥都御史。罢官家居,擢右副都御史,掌南都察院事,改工部、吏部尚书,均辞不就,讲学著书以终。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赐谥恭定。著有《陕西通志》、《元儒考略》、《少墟语录》、《少墟集》。《明史》卷二四三有传。王心敬字尔缉,鄠县(今陕西户县)人。从学于李颙十年,宗濂洛之学,受聘为湖广、姑苏诸书院讲学之师。康熙间荐于朝,辞疾不赴。年八十余卒,著有《丰川集》正、续、外编等。王承烈字逊功,号复庵,泾阳(今属陕西)人。进士及第,官庶常,终刑部侍郎。

内容简介

此编汇集历代隶籍关中之儒学人物传记,述其为学大略、授受渊源。冯从吾原编四卷,共收录孔门弟子四人、宋儒九人、金儒一人、元儒八人、明儒十五人。王心敬增补二卷,上自伏羲、泰伯、仲雍、周文王、武王、周公六人,自谓“溯关学之统者,必上溯诸文、武、周公,又必上溯诸伏羲,而后源流分明,本末条贯”云。编者推宗濂洛关闽理学,故关中理学人物实始于宋张载,而断自明末李颙及其门弟子,其推尊理学之意极为明显。全书所收以明儒数量为多,以彰显明代关中学术之特色。编者态度审慎,取材信而可征,除列于经籍、正史之材料外,其余一律不取,所谓“取于可据可信,无取于影响附会,反诬圣真”云;明清人物传记则多采自墓志、方志诸书。就编纂体例而言,原编与新编亦各有异。原编仅列人物传记,不加论说;而新编则于篇后加按语,又胪列论赞,对所述人物有所品评。原编以时代先后序列人物;而新编则以六圣、四贤、诸儒区分等伦,所谓“六圣一贤,乃关学之堂奥门径,俱原编之未备”,故有此变通。总体而言,此书乃是纪录关中理学源流的最早学术著述,揭示儒学在该地域发展的线索,可视作关中理学学案,其所勾稽的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学术人物个案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冯从吾原编《关学编》收入其文集《少墟集》,尝由周元鼎校梓刊印。后周氏又于王心敬曾孙处得其续编,遂将二编合而刻之,其时为清嘉庆七年也。本书即据此本加以整理。(李文泽)

书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