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独家访谈实录 | 谈肖邦国际钢琴大赛

当地时间12月28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傅聪被誉为“钢琴诗人”,为中国的钢琴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0年,傅聪的爱徒俄罗斯钢琴家阿芙蒂耶娃夺得第16届肖邦钢琴比赛冠军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主办了一场阿芙蒂耶娃钢琴独奏音乐会,经典947当时也有幸采访到前来观看这场音乐会的傅聪,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在此与大家分享。

同时,本周六(1月2日)18:00播出的《947爱乐厅·中国现场》节目,将为大家放送2010年这场音乐会的实况,其中有对傅聪先生和阿芙蒂耶娃的采访,以缅怀大师。

今天17:00播出的《轻松乐逍遥》节目、19:00播出的《古典音乐时间》节目,以及本周六(1月2日)22:00播出的《纵横经典》节目,都将播出傅聪的纪念专题,敬请收听!

2006年3月2日,上海,钢琴家傅聪。©视觉中国

《傅聪谈肖邦大赛》

撰文:李长缨

走近傅聪,发现他不仅在音乐中体现出单纯执着、虔诚灵性、充满激情和想象的追寻,在他的言语中也流露出这些特质,有时还带些许老顽童的可爱,说到尽兴之处会手舞足蹈起来,连表情都会放大。

凡是听过他上课的学生都会被他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所折服,他最喜欢问的一句话就是:“你说说看,这段音乐在说什么?”于是,打开了你所有想象的空间,跟着他遨游在音乐中。

1970年11月9日,英国伦敦,傅聪中指受伤。©视觉中国

傅聪是性情中人,非常感性,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侃侃而谈肖邦,眉飞色舞,连水都不喝一口,也会不经意地说:“肖邦啊,听我弹就是了。”言下之意,“肖邦都在我的音乐里”。

肖邦的世界是从最细腻到最宏大的,火热的热情,冰冷的理智,然后有幽默……他的世界太丰富了,真的能表达原来的意思,肯定是世界上最感人的肖邦,用不着涂脂抹粉,要还原肖邦,要他的音乐自己说话,这才是真正的肖邦。但是我也说了,原味还是免不了有个人的东西。

1964年,钢琴家傅聪。©视觉中国

笔者:肖邦的音乐是充满诗意、浪漫、激情和悲愤的,所以在诠释它的时候,很多钢琴家会用到弹性速度、自由节奏,这种弹性速度Rubato您是怎么理解的?

傅聪:Rubato可以形容为一棵树,左手应该像树干一样立在那不动,上头是飘来飘去的,当然,音乐也不是这么死板的,不仅是肖邦,任何音乐里,都有伸缩性、方向性,音乐就像说话,假如一个人说话每个字都是同一音调,这就很奇怪;就像你说话要有趣味,你的语调和表情一定会有抑扬顿挫道理是一样的。音乐一定要有内在的自由,但是这个自由不是乱来,是有规律的。

肖邦:夜曲全集21首,Vol. 1, 厂牌:CBS Classics, 傅聪于1978年录音

笔者:傅老,我听过您的大师课,讲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您不断地在问演奏钢琴的学生,“你觉得这个音乐在讲什么?”,而您一会儿说这首是巫师,是张天师作法;那首是噩梦,是梦游般的恍惚;还有一首是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百无聊赖;这个主题难道不是来自《戈都诺夫》中圣愚癫僧的吟唱;下一首可是黄宾虹最黑的黑画!您通常也是这样启发学生?

傅聪:这些话至少可以看到我是怎么对待音乐的,归根结底就是孔夫子的那句话:学问。艺术是相通的,我把学问打通,把不同的东西揉合起来,举一些看得见的例子启发他们,他们理解后慢慢消化,最后变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无论是阿芙蒂耶娃,她说要我一直指导,还是我法国学生我都非常放心,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有了这把钥匙,他们会自己走路,自己去探索。主要是如何寻找方法,要会问才会学。问,往往是越去研究版本,越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位作曲家这里会这样写;同样是这个主题,再出现一次就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要去理解,去问为什么,找出合情合理的答案。整体东西都是有完全说服力的,让你能感到这个才是作曲家本身的意思。

2009年5月13日,广东省,钢琴家傅聪在广州演出。©视觉中国

笔者:我理解傅老的意思,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要会问,要自己去找答案,找到后要能说服自己,也能说服别人,那就开始进入音乐的门了,那么看谱应该也是一个学问吧。

傅聪:看谱是个大学问,看谱的态度本身就是个大学问。乐谱里面有很多微妙的东西,尤其去看作曲家的原稿特别有意思,肖邦的原稿就好像在与你说话,假如你是个很敏感的艺术家,你会本能地感觉到那些东西。某些大艺术家虽然他们已经走了,可是他们想表达的东西依然存在。即使没有肖邦的原稿,看到好的版本,似乎它也在和我说话,妙处都在其中,其味无穷。一辈子去追求,每天都会发现新东西、更多的细节浮现出来,越来越明朗、清晰。

2006年4月8日,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视觉中国

笔者:这次上海的音乐会,阿芙蒂耶娃上半场演奏了肖邦的四首马祖卡舞曲、二首夜曲以及《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傅老,您认为“这些音乐在讲什么”?

傅聪:这些曲目是我和阿芙蒂耶娃一起商定的,都是根据调性排列,因为四首马祖卡结束的时候是升C小调,然后第二组Op.27的夜曲,前一首升C小调,后一首是降D大调,是我坚持说两首夜曲一定要放在一起弹的,尤其是降D调,所有的人都单独弹,我认为单独弹降D调就把境界降低了很多,因为第一首《升C小调夜曲》,是特别的恐怖,漆黑的夜,非常神秘、阴森,结尾的时候变成了升C大调,等到接下去是《降D大调夜曲》,同样的音符却是两个世界,那是个月明之夜,所以这两个夜曲放在一起弹是相当完整的,阿芙蒂耶娃在肖邦比赛里并不是在夜曲类弹的,是自选的,本来她准备弹其中一首,但是我说不,一定要两首连起来弹,《升C小调夜曲》《降D大调夜曲》接下来是《降B小调奏鸣曲》,它们之间是关系大小调。下半场《F小调幻想曲》我认为是阿芙蒂耶娃弹得最好的肖邦乐曲之一。

* 部分图片由郑超提供

节目预告

本周六(1月2日)18:00播出的《947爱乐厅·中国现场》节目,将为大家放送2010年傅聪的爱徒——俄罗斯钢琴家阿芙蒂耶娃夺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实况,其中有对傅聪先生和阿芙蒂耶娃的采访,以缅怀这位大师。

今天17:00播出的《轻松乐逍遥》节目、19:00播出的《古典音乐时间》节目,以及本周六(1月2日)22:00播出的《纵横经典》节目,都将播出傅聪的纪念专题,敬请收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