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去钓鱼,常在冬天,要走很远的路,一心一意要钓到野生的鱼

小时候去钓鱼,经历过各种酸甜苦辣,也留下了许多有趣而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真的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钓鱼,大部分时候是在冬天,而夏天是以抓鱼为主,还有各种“整”鱼的手段,十八般武艺,林林总总,样样精通。冬天的河里,不像夏天那样满眼都是鱼,鱼都躲到深水处去了,准备来年春天产卵繁殖。

null

小伙伴们,常常是头天晚上邀约好,一般是两三个人为伴,一个人出去太孤单太寂寞,5个人以上又嫌多了,怕钓不到几条鱼。头天晚上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是要预测明天是一个晴天,如果感觉会下雨,就不去了。然后是准备行头。一根原始的钓鱼竿,其头部如成年人的无名指那么粗,长度两米多一点,末梢部越细越好。还要准备鱼饵、笆篓、草帽之类。

null

第二天,5点半起来,草草弄点什么吃了,6点整,开门走到街中间,吼一声:“走啰!”两三个小家伙,就在家门口会合,手拿钓鱼竿,身背草帽,肩挎笆篓,于是出发了。经常是走到20里以外,在荒山野岭之中,寻找水塘,钓鲫鱼,又叫鲫拐子。一钓就是一整天,至少要钓到半笆篓的鱼。这一天是不吃饭的,连干粮也不带,渴了就喝点山泉或是池塘里的清水。大概在下午四五点钟,收拾好东西往回走。没有手表,是看天色进行估摸。鲫鱼生命力很强,装在笆篓里,没有一点水,几小时后回到家里,只要一放进水缸,它们又鲜活地游动起来。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