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要素
工艺要素包括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工艺手段(分类)和艺术流派及其背后的文化。比如蒋喜的《玉玦形香薰》的中孔,模仿古代双面桯钻,整个上下对穿的孔呈“蜂腰形”,一是传承古意,同时增加孔洞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否则直筒筒的就显得生硬;二是协调了比例与实用的关系。
蒋喜·青海青玉《玦形香薰》
中孔大小与整个香薰直径的比例(就是古代的“肉好比例”)不宜太小,而太大会减少香薰内腔的空间。这种“蜂腰形”结构正好调和了这个矛盾,可谓“一石三鸟”。所以工艺要素涉及到工艺文化、美感和功能,甚至也是内涵的表达。比如镂空表达虚实、空灵,薄胎表达飘逸,活链表达连接、联合、联系等内涵。
蒋喜·青海青玉
《玦形香薰》内部
1.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包括砣具、钻具、砂条等工具,砣机、切割机、钻孔机等设备和技术。技术包括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方法。比如切除玉石余料,可以用“摽”“扣”“划”等技术。当然技术要素还包括工具、设备和技术背后的文化。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切磋琢磨之治、以柔克刚和美玉不琢等。
2.工艺流程
治玉工艺包括“相玉-设计、整形、画样-粗雕、细雕、打磨-抛光、装饰”等六个基本流程。“相玉-设计”阶段是因材施艺的基础,主要根据玉料的优点、缺点和特点确定整体方案,是对玉料利用大方向的把握。其实,设计贯穿整个琢玉过程,也包括确定主题和作品命名。第3-4个流程就是雕琢的过程,期间有不同的工艺手段的应用,在下面具体讨论。
王一卜·和田白玉子料《飞天牌》
高人老师·和田青玉戈壁料《断》摆件
“打磨-抛光”是对作品表面的处理,不是过去通体打磨-抛光的高光或者亚光的简单处理,甚至用机器自动、半自动抛光,给作品造成伤害。这个流程具有增加视觉变化,修正雕琢瑕疵等细致内涵。除了高光、亚光搭配使用,增加作品内涵,不少玉雕师还增加磨砂效果(王一卜《飞天牌》)、细琢毛面(王一卜《览》),甚至还有模仿戈壁料特殊肌理(如高人老师《断》)来突出作品的艺术感等应用。
王一卜·和田白玉子料
《览》摆件
潘秉衡·碧玉《待月西厢》摆件
“装饰”从简单的串绳配珠、配盒、按底座,到采用装置艺术手法(樊军民《玉碎》),解放底座(王一卜《览》),模糊功能(王一卜《伏虎调心》)等多种做法。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底座往往千篇一律,与作品主题、形体不符,而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注重底座和展示的形式。比如潘秉衡的碧玉《待月西厢》山子,用象牙精雕了花园式底座,形式与作品融合,内涵上强化了爱情的美好和珍贵性。玉学院收藏的白玉《西厢记》山子,曾经作为如何配底座的考试题,有学员提出用戏台的形式做底座,将作品还原为戏剧场景,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也可以按照《待月西厢》的“潘秉衡模式”,让情节放回原著,而不是原来仅仅是一个底座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