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人们常说,最佳的减肥方式是“管住嘴迈开腿”,但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或是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等诸多原因,很多体重超标及肥胖的人士很难做到用正确的方式保持良好的身材,更多的人选择剑走偏锋——“饿瘦”,他们认为“胃越饿越小,越撑越大”。围绕这个问题,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病分会秘书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科副教授宋吉涛,他表示,“以饿制胖”有失偏颇,并不可取。
胃容量基本不变
宋吉涛介绍说,胃组织是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因此胃的体积的确能够自由伸缩,但这与胃的大小并无多大关系,因为胃容量是基本不变的。他进一步解释,当人进食后,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胃壁有伸缩性,食物会使胃膨胀,胃的体积就慢慢变大,胃壁渐渐变薄,当胃扩充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反馈给大脑,大脑就会发出“饱腹感”的指令,提示现在摄取的食物量已经足够了,这时候人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胃已经达到了扩张极限,所以不必再吃了,不然接下来就不是“饱”,而是“撑”了。
宋吉涛强调说,胃不管是“胀大”还是“缩小”,胃体积的变化是有一定范围的。按照成人胃容量大小,男性大约1500毫升,女性大约1400毫升,胃无食物时,其内容量可在50毫升左右,胃扩张最大可达3000毫升,若是超过3500毫升,就会潜伏一定的危险。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的胃把“进食量已经足够”这个信息反馈给大脑,而大脑再发出“饱腹感”的信息时,这个过程会有一定的时间迟滞性。也就是说,当人们认为自己吃“饱”了,可能实际上已经“撑”着了,长此以往,有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宋吉涛建议每餐进食七八分饱即可,不可过饱,也不可过分节食、断食。
胃“饿小了”是错觉
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当吃下的食物被蠕动到肠道时,由于没有了内容物的支撑,膨胀的胃会随着食物的运动开始变化,胃壁开始收缩,胃腔变窄,胃的体积随之“缩水”。有人发现,当进食量控制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自己的食欲好像有所减轻,尽管吃的不多了,但却觉得已经很饱了,因此误以为自己的胃是“饿小”了。宋吉涛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错觉是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因素所致,这是因为饥饿感和饱腹感都是由大脑发出的信号,胃只是作为接收器。如果长期节食,一方面,大脑会认为身体本身开启了“饥饿模式”,在还没有吃到足量的食物时就发出命令来抑制饥饿感,降低食欲。
另一方面,因长期的节食,基础代谢率也会有所下降,所以每天需要的能量消耗就会减缓,相对应的,自身需要的能量就会受到抑制。因而当机体摄入一定量的食物后,大脑就会发出“饱腹感”信号,人们就会误以为长期节食取得了效果,吃上一点点东西就“饱腹”了,终于实现了“缩胃”的梦想。宋吉涛表示,事实上,人的胃容量仍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变化,吃一点就觉得饱了是整个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滑坡”了。当然,刻意节食并非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减肥方式,不会达到减肥的目的,有些人甚至因过度追求“魔鬼身材”而产生厌食症等疾病,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断送生命。
“大胃王”的胃也不是撑大的
话说回来,大部分人的胃容量在50—3000毫升上下,但在一些视频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吃播博主,食量是常人的好几倍,十分夸张,那么这些“大胃王”是怎么做到的呢?宋吉涛解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们胃的弹性天生比较好,每次都能吃到2400—3200毫升,才会达到胃的极限;二是长期进食大量食物,致使胃壁增厚,胃肠蠕动加快,饭量加大,而这只是食量增加,胃容量依然如故;三是长期暴饮暴食会使胃一直处于扩张状态,由此会降低胃壁的弹性,此时可能会发现进食量较之前确有增多,然而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胃被撑大了”,而是胃壁的弹性被破坏了,胃容量并没有真正“扩容”。
宋吉涛指出,长期饮食无度的结果,食量确实让人吃惊,而这并不代表“大肚能容”,不过是天生胃容量比常人大或胃壁的弹性要比一般人好,也有可能是因为胃肠蠕动速度加快,又或者是胃壁的弹性已遭受破坏。不管是哪种原因,长期“填鸭式”的饮食习惯都不可取,与健康的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背道而驰,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三高”和胃穿孔等疾病。同时,因暴食而急剧扩张的胃还会对周围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肺等产生压迫,导致意外。宋吉涛还补充说,人的饮食量和饮食结构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但并非一成不变,通过一定时间规范合理的训练,是可以达到少食、减餐、缩减摄入量的目的,进而形成一套新的饮食习惯,从根本上改变“大胃王”的形象。
最后,宋吉涛告诫,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讲究饮食清淡,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或节食断食,以及尽量避免重油重辣等食物。(李丽云 通讯员 衣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