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一针“天价药”无缘入医保,天价药困局如何破解?

2021年8月26日,中国首例接受CAR-T治疗后被评估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出院回家。消息一经发布,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们甚至误以为癌症难题已被攻克。

自问世以来,阿基仑赛注射液就收获了无数关注与讨论。今年6月,阿基仑赛注射液出现在通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之中,这让不少人满怀期待,这款药品会不会出现在医保谈判桌前?是否会降价进入医保?

但是最终的结果让大众的期待落空。据报道,阿基仑赛注射液只是通过了初步形式的审查,本次并未进入医保目录谈判环节。这意味着阿基仑赛只是经过初步审核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进入下一个调整环节的资格,但是能否进入医保药品目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无缘医保很遗憾,客观现实需面对

对于阿基仑赛本次未被纳入医保,很多网友表示非常遗憾,但这也反映出国家医保在选择药品方面理性。

CRT-T产品阿基仑赛诚然是中国癌症治疗的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必须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阿基仑赛注射液是利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治疗肿瘤的药物,在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是有效并不能和治愈划等号,从现有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阿基仑赛对不同疾病类型和疾病状态的治愈率有较大差别。除了适用局限外,技术的难度以及市场价格也是阿基仑赛被拒之门外的因素之一。准确的说CAR-T是一种疗法而非药物,需要分离提取患者的免疫T细胞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它能够识别并精准灭癌,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人定制”,而这也是其价格高昂的一大原因。

高昂的价格必然会对医保基金造成极大压力,如果药价不降到可承受区间,纳入医保的可能性并不乐观,所以不仅是阿基仑赛,还有许多天价的靶向药、特效药等想要走入平常百姓家依旧需要等待。

所谓医者仁心,可药品为什么这么贵?

其实早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后,药品价格便成为热议话题。有人表示悬壶济世是千百年来医者的准则,药品贵到吃不起是一种倒退;也有人表示由国家一揽子研发药物,剔除商业因素影响就能让民众吃上平价药。

就如同不看视频就难以知道国家为了让老百姓吃上平价药品所作出的努力一样,把药品定价割裂来看也自然无法理解“天价药”为什么会存在。有句话叫“商业是最高的道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品定价背后的逻辑:

绕不开的“双十定律”:这个定律是指一款原研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耗时十年,花费十亿美元,而特效药门槛还要更高,当然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定律”了,现在看起来只会更高。更何况,并不是每一种药品的研发都一定走向成功,这背后的沉没成本也要考虑在内,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没点实力的企业根本不要考虑搞原研药。

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一款新药的专利保护期各国都是趋于统一的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而从初筛到上市前的所有临床试验、监管审批等环节也有相当长的周期,因为药物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所以对药品安全性的检验需要慎之又慎,所以留给药企收回研发成本的时间也显得十分有限,所以产生天价便不足为奇。

商业的创新力驱动:药品研发和行医问诊是两个概念,让医院放弃治病救人的主业专攻药品研发属于南辕北辙。而国家方面也有药物研究所,但是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想覆盖全科目疾病药品的研发,在人财物各方面都并不是明智和经济的选择。所以,药品研发在高度市场化和去中心化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催生出更高的创新效率和更大覆盖范围,而这对于全人类的健康而言显然利大于弊。

流通环节溢价:除此之外导致药品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从生产、流通到消费领域流转中的溢价过程。

“天价药”困局如何破解?

天价药的存在在商业逻辑中可以自洽,但是在情理上却无法让人接受,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药是要用来救死扶伤的,是具有高尚属性的物品。那么“天价困局”到底如何破解呢?

首先医保药品定价谈判采取扩围策略,通过竞争准入实现药企自发压价,另外国家卫健委在多年前便推出了“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希望通过流通各环节中存在的溢价情况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药价。

但是客观评估这一系列举措对药企持续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药品定价的路依旧任重道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