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迎来立春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冬季的结束,春季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今年是乙巳年,天干“乙”属阴木,地支“巳”属阴火,木火相生,被称为青蛇年或绿蛇年,预示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吉祥年。同时,今年因年头、年尾各有一个立春,双春闰月,又被称为“双春年”,好事成双。
经历了严寒之后,立春时节到来,东风送暖,大地寒意消退,万物复苏,冰雪融化,春的气息悄然而至。从四季、五脏的对应关系来说,“肾主冬、肝主春”,人体的阳气与阴精在冬季均藏而不泻。“春气通于肝”,木气升发,肝气升发助生阳气,以启迪诸脏、调畅气机,共同推动人体新陈代谢的活跃。
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尤昭玲认为,女子如花似水,担当孕育之责,以肾为本,以血为用,只有精血充沛,胞脉通畅,阴阳平衡,方能经调孕顺,鲜花如期绽放。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冬三月,水冰地坼,无扰乎阳。”于女子来说,寒冬之时,百花凋零,若调摄不慎,极易受寒,寒邪侵袭,胞宫不温,水凝成冰,气机阻滞,月经失调,难以摄精成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尤昭玲教授认为,立春之后,万象回春,万物生发,此期调治在于“生”,生归春气,生发万物,借助春生阳长之势,暖宫融冰,调经助孕,方能春暖花开。
立春养生
立春之时,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昭玲教授建议,女子此时更要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慎起居。
坚持“春捂”原则,不可过早减衣,谨防感冒。注意头部、颈部、腹部、脚部等重点部位保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潮湿。
肝禀风木,外合于春,春天肝气易亢,女性要调畅情志,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警惕阳亢化火,伤津阴液。
肝属木,主青色,饮食上,可多进食芹菜、莴笋、菠菜、香椿、青菜等青色的食物养肝护肝,多食甘味,补益脾气,少食酸涩之品,阻碍肝气的疏泄。忌食发物,以免生发太过,助火生热。起居上,适度性生活,促进女性的生殖系统焕发出勃勃生机。
药膳食补
立春乍暖还寒,尤昭玲教授结合女性生理体质特点,提倡立春节气进食暖春粥和暖春汤,避寒暖宫,调经助孕,健身养颜,延缓衰老。
1、暖春粥
▲组成:地瓜10克,燕麦10克,菠菜1颗(切碎),优质猪肝10克(切小片),生姜丝、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地瓜洗净切丁,加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7分熟,加入燕麦同煮,起锅前加入生姜丝、菠菜碎、猪肝片,文火煮3-8分钟,食盐调味。
▲地瓜健脾益气,菠菜补血抗衰老,色青平肝润燥,两者相配气血双补。猪肝性温,血肉有情之品,补血养肝,健脾补气。燕麦辅佐降低地瓜的糖分,减低猪肝的高胆固醇。生姜温中散寒,调和气血。立春服用暖春粥,益气补血,温中暖宫。
2、暖春汤
▲组成:九制黄精5克,瘦肉20克,白萝卜5克,红萝卜5克,生姜丝、食盐、胡椒适量。
▲制作方法:九制黄精、白萝卜,红萝卜切丁,瘦肉切片,加姜丝适量,隔水蒸30分钟,起锅时加入香菜、胡椒。
▲黄精滋肾填精,养阴润肺,是补脾益肺的食疗佳品。白萝卜与胡萝卜相配,一白一红,健脾胃、补肝明目、除痰润肺、抗衰老。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胡椒温中散寒。立春服用暖春汤,补脾益肺,滋补肝肾,助卵养巢。
服用方法:立春当日,上午服用暖春粥、下午服用暖春汤,每三天服用一次,服用三次。
中医认为,上午为阳中之阳,上午服用暖春粥益气温中补阳为主;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午服用暖春汤滋补肝肾,取阴中求阳之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古人认为,三元合一,三光同辉,万物出焉。故粥、汤取三为数,寓意天地人合,事事顺遂。
尤昭玲教授提醒,如果您经常出现月经不调、孕育失败;长期遭受气色差、失眠、脱发困扰,建议在2025“双春年”的立春节气,服用暖春粥、暖春汤,生发阳气,温通经脉,暖宫养巢,让您在新年容光焕发,以最佳的状态孕育新生。
指导专家: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尤昭玲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曾晶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