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落地北京、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10个地方,目的在于加快探索数据市场化价值化路径。
“近年来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作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贵州在推动数据产业发展方面,未来还将出台哪些重要的政策措施?”围绕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提问。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启疆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贵州立足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提出“四数一优化”总体政策措施,集中发力、深化改革,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贵州鼓励开展数据授权运营
谈及贵州推动数据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吴启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首先是强化数据供给。将公共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摆在优先位置,畅通数据流通利用血脉,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把数据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建立全省公共数据目录“一本账”,丰富了数据资源登记,鼓励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推动公共数据高效、有序、安全归集和利用。
推进数据主题库、基础库的市场化开发,为行业大模型提供基础性公共数据语料。鼓励重点城市、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在医疗、电力、旅游、化工、煤炭等特色产业领域培育高质量数据集,促进优质项目发挥效益,让重大示范场景跑起来。
其次是强化数商集聚。发扬“店小二”精神,对数据企业数据商、数据提供者、加工处理者、第三方机构服务工作不断深化,让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成为贵州数据产业领域鲜明标签。
重视招商引资,编制“一图三清单”产业链图谱(三个清单包括在谈项目、在建项目、待招企业),省市县联动精准招商,对新增上规入统、营收增长较快的企业、从业人员较多的标注企业分梯次奖励。发放算力券、标注业务券,促进数据领域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繁荣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再次是强化数才引育。组建大数据就业培训联盟,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推动建设工程型、应用型学院。2024年全省大数据相关专业学生超5.3万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大中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扩大数据领域人才见习补贴覆盖面并提高标准,降低企业用才成本。创新数字人才职称评审机制,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纳入评审范围,畅通职称晋升政策和人才发展路径。
第四是强化数园建设。园区是数据产业的优良载体,坚持“物理边界清晰、运营主体专业、发展定位明确”的原则,采取“产业园+高新区”的模式,围绕数据标注、数字内容等细分领域,实施产业链建设。
对授牌园区,连续三年提供综合性政策支持,包括产业政策、产业协作、场景创新、开发环境、技术攻关、投融资等方面,“一园一策”推动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上半年在全省认定了3个数智产业园,将推动更多园区建设见到实效。
第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公开透明可预期原则,制定《贵州省鼓励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一共十个方面40余条,突出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可及可感,全面落实“免申即享”,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含金量满满,政策整合了省级多支百亿元级产业基金以及工信、科技、发改等领域数十亿元专项资金,对有需求的数据企业给予真金白银重点支持。三是闭环完善,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快速响应企业的困难诉求,打造开放包容、服务高效的数据产业发展环境。
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等方面推进试验任务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在发布会现场表示:“2025年,我们印发通知,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35项试验任务。”
栾婕介绍,首先是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凝心聚力推动试验区建设。一方面,工作部署规格高、力度大。10个地方都把试验区建设摆在推动工作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动员力量范围广、投入大。各地数据部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各市(区)、部门力量,构筑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有的地方还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试验区的制度建设、标准完善、资源汇聚、数据开发利用中来。
其次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了各具特色的试验方向。各试验区主动作为,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条件,明确试验探索的重点方向。
比如,北京积极推动制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探索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科学性、整体性、协同性。浙江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着力推动数据领域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山东、河南、贵州、辽宁分别结合所在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
安徽积极探索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湖北、湖南发挥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坚实、数据应用场景丰富优势,着力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海南立足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探索数据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
第三,积极探索、改革攻坚,涌现了不少新探索新做法。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比如,在数据产业培育方面,安徽省率先培育认定省级数据企业和数据产业园,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据企业。
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探索上,北京打造“领域+场景”的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模式,累计为银行、保险、担保等6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70万家市场经营主体提供服务超4亿次。
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数据开发利用上,湖北在170家医院部署病理AI系统和数字化病理扫描设备,联通三甲医院的病理医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山东打造公路运行监测与预警发布体系,实现97%的事故可在1小时内处理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