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163名校领导交“寒假作业”了

这个学期开学,宝山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书记、校(园)长们交出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写一写自己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故事。

为校长布置寒假作业,在宝山区还是首创。这些“作业”里的“主人公”,从一线教师、教研组长到副校长,从任教语、数、英到美术、体育等学科,几乎全覆盖。而且,除了文字版,还有更高要求:校长、书记们要通过演讲的方式,口述一线教师的故事。

新学期,这163份“作业”搭建起校长与一线教师沟通的“心桥”。不少校长、书记直言,这份“作业”让他们自己也很受触动——在盘点学校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深切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都有各自发展瓶颈和烦恼,需要精准施策、加以支持支撑。

盘点师资家底,一边写“作业”一边被感动

1995年出生的胡碧钰,是上海市松浦中学的一名政治教师。在校长朱华的印象中,她有些大大咧咧,做事风风火火。可是有一回,小胡来到校长办公室汇报工作,还没说几句就大哭起来。处理班级学生矛盾之棘手、家长工作之难做,特别是身为教师却不被理解的委屈,让好强的小胡绷不住了。

“其实我知道,她为了带好班级,曾向不少前辈求教,也做了很多努力。我一边开导她一边给了一些建议,第二天,我看她还是那样精神抖擞地站在班级里……”朱华提交的“作业”里,描画了包括胡碧钰在内的六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画像,他们分别处于20岁、30岁和40岁年龄段。让朱华感慨的是,他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工作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需要“老法师”的适当引导。

寒假里,陈伯吹实验小学校长杨志琴经常泡在附近的图书馆,为了静下心来“盘家底”,她一边写着“作业”,一边被一线教师感动着。学校有一位小张同学,父母离异,妈妈身体不好。每天,他都先推着轮椅送妈妈去外婆家,再赶来上学。面对这样的困境,小张经常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也受到很大影响。好在,班主任、语文教师高雨花对他关怀备至,成为他在学校的另一个妈妈。每天放学后,高雨花都会为小张辅导作业,还经常与小张谈心。渐渐地,小张变得乐观、开朗、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杨志琴写道,在学校里像高雨花这样默默奉献的老师还有很多。比如,有的老师“三顾茅庐”,改变了一名不愿上学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家,更是走进孩子的心;有的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给家长介绍方法,让患有多动症、视听分离的孩子学会了安静学习;有的老师通过一次次促膝谈心,让家里多了个二胎妹妹的大宝从失落到幸福……

“一线教师确实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作为校长,平日里‘看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完成作业后的杨志琴如此感慨。

特殊“作业”,将成日常“作业”

今年寒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华为了完成这份作业,花费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他也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对全校每位教师的工作、家庭、生活情况都摸了底。“以前做校长,把更多的关心给了学生,把最多的关注留给了抓教学质量,关心一线教师的时间确实有限。”朱华直言,学校并非知名高中,招聘到的许多教师或许不是最优秀的,然而在复盘这些教师为教好学生所做出的努力时,朱华看到了他们身上巨大的成长空间。“很多教师懂得在传授知识外,用情感投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也让我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多了一分信心。”

求真中学、求真北校校长陈明宏接到“作业”后的第一反应是“惊喜”。“其实在学校里,确实有很多一线教师工作突出,这份寒假作业给了校长一个平台和机会,夸一夸自己的教师,有助于进一步激活学校里的‘生产力’。”

与“盘家底”不同,陈明宏接到“作业”后,几乎没有犹豫,求真北校初三年级组长项颖的名字就跳入了他的脑海。过去一年多,项颖带领初三年级教师团队,实现了毕业年级中考成绩的飞跃,学生家长自发送来九面锦旗。项颖带领团队用行动证明了“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校长能为老师做的并不多,讲述他们的故事,也是认可他们工作、激励其他教师的方式。”陈明宏说。

谈及布置“校长作业”的初衷,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沈杰直言,教师们平时工作在一线,其中的酸甜苦辣,学校管理者未必事无巨细都有体会。让学校的校长、书记完成“作业”,就是希望他们用“放大镜”看到教师平凡的工作,用“显微镜”关注教师队伍中的不足,引导校长真正走到教师队伍中。沈杰表示,未来,“校长作业”将成为常态,希望通过学校管理层的视角,讲述一线教师的真实故事,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归属感。

作者:张鹏

文:本报记者 张鹏图:视觉中国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