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06亿元,位居全国第62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方阵’。各类金融机构达190家,在周边四省九市中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存贷款总量突破1.7万亿元,稳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9月1日,在江西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金融合作对接会上,赣州市政府副市长邹治宇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展现出了赣州的高质量发展成果。自深赣对口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赣州融湾步伐不断加快,与大湾区的金融交流合作互动频频、硕果累累,以优势互补实现了共赢发展。
作为新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发祥地,在赣州,成立了第一个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赣州市共有国家银行秘密金库、中央造币厂等红色金融旧址11处,占全省46%,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建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史陈列馆”“刘启耀纪念馆”等系列红色金融教育基地。该市还专门成立了“赣州市红色金融文化研究所”,并且根据红色资源区域分布,规划了3条精品红色研学路线,这两年,大湾区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协会已有20余批530余人到赣州开展红色金融党建研学。赣州,正以红色金融文化为引擎,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省域副中心和金融次中心建设注入“金融活水”和“红色动力”。
融湾振兴,金融先行。“赣州与深圳、广州、佛山等地均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深圳成功签订金融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有24家金融行业协会与赣州20个县(市、区)建立对口合作机制;支持我市在全省金融系统率先开展跟班实训活动,选派5期77名国企、金融干部赴深圳36家金融机构总部和协会进行跟班实训;与我市联合举办‘走进深交所’‘赣企融湾’‘险资入赣’‘深圳创投日’‘赣州金融日’等系列融湾活动,引入域外资金78亿元,落地产业项目4个,投资金额39亿元。”邹治宇介绍说。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要素,激活融湾动力,必须积蓄人才力量。为搭建革命老区与大湾区人才、科技、金融资源互通共享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赣州市还与北航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赣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创中心”。人才科创中心入驻孵化科创企业7家;举办招才引智、产融对接和产业推介等活动30余场,通用人工智能等100余家科创企业和梅花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融资机构深度参与;与大湾区有关单位、企业签订了战略(项目)合作协议9个,促成现场签约项目20个,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文/王敏 图/谭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