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红夺目的诱人色泽,清甜脆爽的出众口感,都是北极贝留给我们最个性鲜明的印象。其实,我们常说的“北极贝”包括了两种,它们分别是:现身于传统日料店里鲜活的“北寄貝”和生鲜超市冰柜里红艳似火的“北极贝”......
常说的北极贝,不只一种? | 图虫创意
“北寄貝”与“北极贝”都属于帘蛤目的马珂蛤科,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无论外观或口感都有些相似,不过它们也存在着些许差别,譬如产地和吃法。今天就来唠唠“北极贝”。
北极贝和北寄貝,傻傻分不清 | rakuten.co.jp
01
北寄貝
/ “来自北方”的蛤蜊 /
“北寄貝”的正式中文名称,叫库页岛马珂蛤 Spisula sachalinensis,它在日语里的标准称呼是“姥貝”(ウバガイ)。“北寄貝”则属于商品名,这种叫法源自于北海道方言阿伊努语里的“ポキセイ”一词,有“靠近北域”的含义,对应汉字就是“北寄”二字。
北寄貝(姥贝/ ウバガイ) | shichinohe-kankou.jp
从“北寄貝”(ホッキガイ)的含义就可以看出,它的生活海域维度较高。北寄貝通常分布于日本北部和朝鲜半岛周边,尤其以北海道、宫城県、青森県为最主要产地,其中又以苫小牧市、別海町和根室市出产的北寄貝最为知名,北海道的苫小牧市,甚至还将它选为了“市贝”。
活北寄貝,贝足为浅灰褐色 | matome.naver.jp
北寄貝有着典型的“蛤蜊”身形,壳径10厘米左右,顶端灰白色、底部黑褐色,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外壳的色泽略有差异。北寄貝常见的食用方式是生吃,鲜活的北寄貝贝足为浅灰褐色,烹熟后则呈现浅红色。
北寄貝烹熟后,为浅红色 | kameo.co.jp
02
北极贝
/ 名副其实的"北极之贝" /
“北极贝”的正式中文名,叫斯廷普森蛤 Mactromeris polynyma,它的英文名为“Arctic surf clam ”,译名“北极贝”则属于它的商品名。不过,北极贝在日本市场上,并未延用它的英文本名,而是选用了与北寄貝相同的“ホッキガイ”(Hokkigai)叫法。
我们熟悉的“红彤彤”的北极贝 | 图虫创意
相比北寄貝,北极贝可算是名副其实地生长在“北极海域”,它主要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冰冷水域,其中,以加拿大为最主要出产国,全球约九成的野生北极贝产量都来自于加拿大。
活北极贝,贝足为淡紫红色 | matome.naver.jp
北极贝与北寄貝的外形相仿,不过个头略大一些,它壳径15厘米左右,顶端灰白色、底部黄褐色。北极贝比北寄貝更常见,通常以“熟冻”的形式出现,鲜活北极贝的贝足为淡紫红色,烹熟后呈艳丽的亮红色。
北极贝烹熟后,为艳丽的亮红色 | 图虫创意
03
2者看似相仿
/ 在餐桌上的呈现形式却不尽相同 /
▐ 刺身为主打的“北寄貝”
北寄貝生活的海域水温较低,因此它们的生长周期也长,为了维持北寄貝的资源可持续性,日本各地渔业协会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尺寸(壳径>9cm)的北寄貝,才允许被捕捞上岸,而每年的春末夏初是北寄貝的繁殖季,则禁止商业捕捞作业。
商品规格的活“北寄貝” | hokkaidolikers.com
北寄貝最通常的食用方式就是“生吃”,常常现身于高级些的传统日料店,有时店家也会称它为“活北极贝”。冬季,也是吃北寄貝的最佳时节,北寄貝的贝足、贝柱、外套膜都可以食用,而浅灰褐色的肥嫩贝足的出镜率最高,口感爽脆而回甘,清鲜中带着狂野的海洋气息,常用于刺身和握寿司。
活北寄貝刺身和握寿司 | rakuten.co.jp
除了刺身,北寄貝有时也会烹熟食用,加热后的贝肉由浅灰色变为浅红色,质地变韧,入口更显爽脆。最常见的就是“北寄貝貝焼”,以贝壳作为盛具,置于炭火之上烤得鲜香四溢;除此以外,北寄貝还可以做味噌汤、炊饭或鍋物等等。
“北寄貝贝焼” | kameo.co.jp
▐ 红红火火的熟冻“北极贝”
野生北极贝通常栖息在50米左右的冰冷海底,藏身于15厘米厚的沙砾之下,常年0~5℃度寒冷水温,使得它们的生长十分缓慢,往往需要12~15年才能达到捕捞规格,也因此具有细腻却不失紧致的鲜甜口感。
红彤彤的北极贝 | 图虫创意
北极贝的捕捞区域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周边的北大西洋海域,因此加拿大也是全球公认的优质北极贝出产国。捕捞北极贝时,采挖船需要先将拖网沉入海底,再用高压水管冲刷海床,打捞藏匿于泥沙深处的北极贝;北极贝捕捞上船后,会立刻分拣、去壳、清洗、蒸煮、最后急冻包装,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锁住”北极贝鲜甜爽脆的口感。
捕捞野生北极贝 | scemfis.org
所以,我们在生鲜超市里见到的那些红白相间的北极贝,其实已然是熟的了。这也是许多人难以接受刺身,却独爱北极贝的原因。熟冻的北极贝,解冻后可以直接食用,因为价格相对亲民,常常也出现在回转寿司店里。当然,口感清爽的北极贝几乎是个百搭的食材,同样胜任中式菜肴。
色泽诱人的“熟冻”北极贝 | 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