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袁世凯不会是饿死鬼投胎吧?在生命的最后180天里,他每天吃十顿饭?
许多人肯定认为这是吹牛的,又是编出来骗人的。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件事情不仅千真万确,而是还被记录在一本名叫《我在北京总统府12年的见闻》中。
此书的作者名叫陶树德,虽然不是什么文学大咖,也不是社会名流,但身份绝不低,因为他是袁世凯的管家。
可以说,在当时来说,没有人比陶树德更了解袁世凯,也没有人比他知道的内幕多。
甚至连袁世凯的死,陶树德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那么今天我们不妨用陶树德的视角,去解读和探寻袁世凯生命的最后180天,看看袁世凯为什么如此“虐待”自己,每天吃这么多。
01.初
袁世凯人生的最后时刻过得是非常凄惨,曾经的爱将倒戈相向,心腹也选择了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一切的起因就是因为自己复辟帝制。
不过从袁世凯复辟到失败,然后再到去世,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可这半年的头3个月,却是袁世凯一生之中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刻。
因为他当了“皇帝”,于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史称洪宪皇帝。
这当了皇帝自然不一样,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饮食方面。
按照陶树德的回忆,此时袁世凯命人大量采购各类名贵食材进行食补,什么鹿茸、活络丹、海狗肾以及灵芝等统统都要。
而其中最为让人不齿的则是人奶。
在陶树德看来,袁世凯这简直是一种暴发户的心态,在权力的加持之下,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自己。
确实,袁世凯做了太久的大臣,如今贵为九五,一飞冲天,自然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不过我觉得袁世凯这么做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希望自己可以长命百岁,可以身体健康,这是历史上所有帝王的终极愿望。
所以他拼命的进补,每天的进餐次数也于由原来的2次,提高到了10次,甚至更多。
按照袁世凯的作息习惯,他每天大概5点左右起床,晚上最晚9点钟就会上床睡觉。
不过之前因为朝廷的公务繁忙,他每天的饮食很不规律,一日三餐有时只能吃上两顿。
可登基之后,他的饮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点钟,起床后第一时间要喝一碗上等鸡汤或者牛肉汤。
7点钟,享用丰盛的早餐。虽然比不上慈禧太后的几十道菜品,但燕窝肥鸭丝、三鲜鸽蛋等基本的滋补早膳还是要有的。
10点钟,因为袁世凯处理国家事务,消耗了大量脑力,于是厨房会为其准备上等鹿茸一盅,以及一些配食。
11点钟,厨房还要为其准备一碗西洋参虫草茶。按照中医的说法,西洋参搭配虫草泡茶,具有消除疲劳、提神补气的功效。
12点钟,御膳房会准时将午膳呈上,虽然具体的菜品并不知道。但看之前的这个阵仗,估计也都是山珍海味。
我们看看,从5点钟起床到中午12点的这7个小时里,袁世凯就吃喝了5顿,而且都是滋补的圣品。
当然,下午也不例外,活络丹、海狗肾、灵芝茶等等,甚至还学洋人吃下午茶。
而到了晚上,还免不了一顿胡吃海喝,什么烤乳猪、熏鸡、煨羊腿等十几个菜品,而且都是硬菜。
这些还不算,一整天的各种进补似乎还不够,还要在睡觉之前饮用一碗人奶。
02.中
袁世凯登基之后的83天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这么吃,可好日子也马上到头了。
此时全国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最要命的是自己的下属也都站出来反对,除了段祺瑞等少数中立或者维护派,袁世凯几乎到了众叛亲离,人人喊打的地步。
无奈之下,袁世凯宣布放弃皇帝的宝座,恢复了“中华民国”这个年号,而他还想继续担任大总统的职务。
可是袁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最低,已经没有人信服和相信他。不过袁世凯没有放弃,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挽回。
于是他每天来回穿梭于京城的各个角落,希望拉拢更多人来支持他,可当人们看到他的样子后,表面客客气气,可心里却已经笑出了声。
因为袁世凯本来就胖,加上登基的这3个月拼命的进补,此时的袁世凯已经胖得像一头猪,走起路来就像只鸭子摇摇晃晃。
这样的人如果继续支持他,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尽管袁世凯花费了80多天的时间四处奔波,即便是启用了段祺瑞等死忠粉,却依旧没有起色。
期间各省的起义军以及南方的护国军,一直在进行各种军事行动,搞得袁世凯身心俱疲,于5月底一病不起,开启了人生的倒计时。
03.结
和180天前每天10顿饭的风光时刻相比,180多天后的袁世凯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身边除了家人,几乎没人前来看望。
而袁世凯最终于6月6日,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按照医学的解释,袁世凯是死于尿毒症。不过管家陶建树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袁世凯就是吃死的。
自古有云“是药三分毒”,可你看袁世凯称帝后的进食过程,虽然表面上看都是进补的食材,可物极必反,过量的饮食使得自己越来越胖,最终反噬。
其实按照现代的医学来看,陶建树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尿毒症的发病原因就有是脑血管病以及慢性肾炎等。
袁世凯如此吃法确实可以引起这些疾病,最终引发尿毒症。
所以,人生在世要活着是最为重要的。即便是想要功成名就,赢得世人的认可,也要顺应时代,为民着想,而不是一味地维护自己,这无疑会带来反噬,也会让自己遗臭万年。
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袁世凯传》、《我在北京总统府12年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