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宜兰这个偏远,贫困的农业县却与其他县市相反选择了“环境质量优先”的发展道路。经过30年的建设,宜兰县成为了台湾最具有竞争力的县市之一,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也一直遥遥领先台湾其他县市。
一、宜兰县田园城市发展历程
宜兰县位于台湾北部,总面积为2143.6平方千米,下辖1市3镇8乡,2014年人口约为46万人,绝大多数聚居于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兰阳溪将全县境内分为南北两部分,溪北的宜兰市是整个宜兰县的县治中心,溪南的罗东镇为宜兰县的副中心。2006年,通车的蒋渭水高速公路使宜兰县成为了大台北1小时生活圈的一部分。
1994版的宜兰县总体规划本质上是采用了由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的“城市组团体系”模式,通过新加坡田园城市建设经验的引进与本土特点的融合,宜兰30年的实践事实上是创造了田园城市的一个台湾版本,其规划远见与实践成果在台湾已受到了广泛认可。
二、宜兰县的田园城市模式实践
(一)“社会城市”组团簇群的构建
在城市规模上,宜兰县1 994版总体规划提出根据县域资源的开发极限进行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并制定了短、中、长期的发展导向蓝图,分别以2015年,2030年和×年为发展年限。
按照当时的构想,宜兰县在北宜高速公路通车以后,逐步完成第一期建设,当人口达62.5万时,则进入第二期的建设,当人口达80万时,则展开X年的建设。
(二)优先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
在县城总体规模确定之后,宜兰县依据生态数据研究,首先为整个地区的发展划设了”环境敏感地区,以此控制整体格局的发展。环境敏感划设地区面积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和山坡地保护区、高生产力农业与旅游景区等,占宜兰县总面积90%以上。其次,在环境敏感地区之外,宜兰县根据各乡镇发展情况界定出“主要发展区”,用来收拢发展的范围,避免混乱与破坏生态。
在发展强度上,宜兰县城镇组团采取中、高密度紧凑发展。每个城镇组团都配置较多数量与高质量的公共设施服务,基本可以达到田园城市理论中提出的组团内自给自足。
(二)多业态融合的新农业发展模式
宜兰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由传统农业向新农业,文创产业、旅游产业转变的发展路径。在城镇内部建设上,面对有限的财政,政府并非好大喜功,建设面式铺开的大型工程,而是采取了类似巴塞罗那式的“城市针灸疗法”,根据城镇的需求陆续在各个组团改建和创建许多高水平的公共设施,进而组成一系列的旅游产品。
在组团旅游特色营造上,政府实行了组团差异化发展的策略。针对各个组团的资源特点,发展了一批公共项目,由于财政支出有限,宜兰县的许多旅游项目在实际操作中事实上是与组团公共设施相互“混合建设”的,而不是创建一批远离市民生活的“面子”工程,政府相信只要城镇组团环境优美,设施丰富必定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景点与公共设施的建立、观光资源的整合,以及活动的推广为宜兰县的观光产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绿色产业成为兰阳平原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今天宜兰县组团的高质量生活与兴旺的旅游业很好地证实了公共项目。混合建设“策略的成功,许多观光景点不仅承担着季节性的旅游服务,平日也都在为城镇市民的基本使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田园城市理论的实践,宜兰县的发展模式继承了本体理论多尺度单元的特性,同时也结合小城镇自身特点开拓出独特的建设路径与实施策略,宜兰城市实践展示了落后农业城镇走向发达田园城市的另一种可能,一种以环境品质为目标进行长线发展的可能。其发展模式,对于大陆在未来的城镇化浪潮中创造生机勃勃,风景优美的城镇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