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国与君子担当|刘嘉麒院士清华演讲诠释科研报国的三重境界

4月13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贵州习酒集团及凤凰网协办的“科学报国与君子担当”——“魅力之光”清华大学核科普暨君品对话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活动适逢梁启超《君子》演说111周年、中国核工业建立70周年、贵州习酒确立“君品文化”15周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受邀发表主旨演讲,以六十年科研生涯为镜,系统阐述科学报国的三重境界,激励青年学子以君子之姿投身国家科技事业。

从火山研究到报国实践的三重境界,刘嘉麒院士以梁启超“君子精神”为引,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提出科学报国需践行“立志、立德、立行”的核心理念。

科学报国与君子担当|刘嘉麒院士清华演讲诠释科研报国的三重境界

炽热探索与坚韧突破

“科学的价值在于对真理的探索,更在于为民族发展筑牢认知根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以60年火山学研究诠释科学报国的初心。他跑遍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极地,查清中国火山分布,突破传统认知,在火山岩中发现油气资源,开辟玛珥湖古气候研究新领域。其团队研发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已“上天入地”——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即由其制成,耐受月球极端温差,成为21世纪绿色材料标杆。“过去火山岩是油气勘探禁区,如今却是资源宝库。”刘嘉麒用实践证明,冷门领域的深耕终将点亮国家科技树。

立志、立德与立行的科学精神

刘嘉麒提出科学报国需践行三重境界。立志,如钱学森、邓稼先放弃优渥归国,从零构建核工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立德,“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他勉励青年“热爱三个母亲——生身父母、授业师恩、祖国尊严”;立行,“科学无捷径,唯有直面难题”。他以自身为例:像火山般炽热探索,又如玄武岩般坚韧克难。“真正的科研,是把冷板凳坐热,把基础研究做深。”

科学报国与君子担当|刘嘉麒院士清华演讲诠释科研报国的三重境界

顶天立地书写新时代答卷

“中国核工业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未来需要你们接续奋斗!”刘嘉麒寄语青年做“顶天立地”的研究者:顶天,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地,扎根中国实际需求。他回溯梁思礼跨界开创导弹控制系统的智慧,呼吁在人工智能、核能综合利用中延续创新。面对罗布泊的苍茫,他感慨前辈在极端环境中的坚守:“大漠深处的《马兰花开》,正化作新一代的青春芳华。”最后,他以梁启超的《君子》演讲为引,勉励学子“以科学为舟,以报国为基”,在传承与突破中书写属于时代的君子答卷。

刘嘉麒的发言贯穿个人科研史、精神哲学与青年使命,将火山研究的“冷门”淬炼成科技强国的“炽热”,为科学报国注入了地质人的硬核浪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