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但到了8世纪中期,双塔已经从日本佛教寺庙的中央区域布局中移出;奈良东大寺的巨大塔林区位于主要区域的东西两边,当然,塔早就消失了。
最后的一次将塔与寺庙规划整合的努力,是将其恢复到中央区域中,但这次塔降级为大殿两侧的附属,或者在中轴线上的偏远处。正如Soper所说,这些案例中,塔的建造远远晚于整个寺庙的第一次完工的时间。而在日本,以上最后的调整没有发生。而中国的以上调整的案例,是位于北方的辽金时期的一些现存的塔。
最后,由于佛教失去了中国的统治话语权,塔整体上从佛教寺庙中剥离出来,甚至与宗教无关。其最初的纪念性质和供奉功能被遗忘。中国文化是“让所有河流变成咸水的海洋”,改造了塔适应自己的需要。后面的几个世纪,塔一直作为守护神和地方民宿节日的场所而存在,完全与其起源的宗教无关了。
对于已经高度人文化的地区来说,塔增添了风味与魅力。塔摆脱了布局限制的影响之后,其位置反映了艺术洞察力,理论上,塔的位置受到风水的决定。我们可以说很多民间对于这方面的传说,尤其那些关于塔改善风水的案例。由于长江安庆段的形状很像中国式帆船,宝塔就很像帆船的桅杆,今天,塔墙上吊着两个大锚,其原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城市被水冲走,也就是防洪的神秘功能。泉州的居民经常遭到周围居民的劫掠。因为泉州的地貌像一条鲤鱼,而周围的地区像渔网,所以这种事情的发生在风水上似乎有必然。而泉州建造双塔似乎改变了这个情况。因为虚拟的渔网不能再盖在泉州居民的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