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提到重症医学科(ICU),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嘈杂的环境里机器警报声此起彼伏,患者全身插满管子,手脚被轻轻约束……但如今,这种对ICU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悄然打破。
随着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而他们的功能状态与生存质量,正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核心。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万荣文教授介绍,重症早期康复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守护生命质量的“必答题”。
什么是ICU重症早期康复?
ICU早期康复,指的是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尽早介入的一系列康复措施。它以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呼吸管理、心理干预为核心,并非等到患者脱离危险后才开始,而是与重症救治“同步进行”的科学干预。
为什么要在ICU开展重症早期康复?
ICU的早期康复,就像为重症患者的康复“按下加速键”,意义远超单纯的“恢复体力”:
1.为身体“排雷”,降低风险:长期卧床易导致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DVT)、关节僵硬、压疮,甚至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早期康复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活动,能有效减少这些并发症,为后续恢复扫清障碍。
2.缩短“闯关”时间,减少痛苦:床边坐起、站立、踏步等简单训练,看似微小,却能激活心肺功能、改善运动与认知能力,减少“ICU获得性衰弱”(ICU-AW)。数据显示,这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天数,甚至降低医疗费用。
3.唤醒“沉睡”的身体机能:呼吸训练可增强氧合能力,帮助患者摆脱呼吸机依赖;针对脑损伤、脊髓损伤或谵妄患者,早期的感觉刺激、认知训练和体位管理,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减少长期认知障碍。
4.给心灵“松绑”,重建信心:ICU的封闭环境易引发焦虑、抑郁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早期康复中,心理疏导、家属参与和渐进性活动,能帮患者重拾对身体的掌控感,提升治疗配合度。
5.为回归生活“铺路”:研究证实,接受早期康复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的依赖度更低,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恢复更快,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可能性也更大。
ICU早期康复具体做些什么?
这些康复措施并非“盲目锻炼”,而是以患者安全为前提,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完成:
1.体位“动起来”:定时翻身拍背、从床上坐起、床边站立到扶行,循序渐进打破“绝对卧床”。
2.呼吸“练起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帮助扩张肺部,改善肺功能。
3.肌力“强起来”:踝泵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按摩,甚至针灸、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4.吞咽与营养“跟上趟”:针对清醒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同时保证充足营养,为康复“供能”。
5.辅助“加把劲”:体位排痰、机械排痰帮助清痰,肢体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全方位降低风险。
专家提醒
重症医学科万荣文主任提醒:ICU的早期功能锻炼,本质上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它打破了“躺着才安全”的旧观念,用科学干预为生命质量兜底。每一次肌肉的收缩、每一次关节的屈伸,都是在为生命的重启积蓄力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佘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