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米亚
“大家好,我是冯柳柳的扮演者高圆圆。”
在北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走走停停》首映现场,高圆圆西装搭配长裙亮相,优雅依旧。
距离她上一次这样以主演身份出席影片首映,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年。
时隔多年重回大银幕,高圆圆竟然选择了一部新导演执导的轻喜剧。
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同样令人意外的还有另一位主演胡歌。
从古装男神到文艺片男主,“喜剧”也是他很少涉足的领域。
就这样,当“女神”遇上“男神”,就在观众以为画风会按预期发展的时候,这部《走走停停》偏要给你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
前半程,胡歌饰演的废柴编剧囧态百出,引发全场爆笑。
后半程,人生百态和亲情羁绊又令人默默落泪,收获满满治愈。
首轮口碑大部分都是四到五星好评,“超出预期”、“惊喜”、“黑马”也成为关键词。
治愈却不鸡汤,击中“脆皮青年”痛点和泪点,胡歌、高圆圆主演的这部轻喜剧《走走停停》预定年度爆款?
01
PART ONE
“胡歌早该演喜剧了!”
在前一晚北影节开幕式上,曾和胡歌合作过《繁花》的“爷叔”游本昌得知《走走停停》是一部轻喜剧,不由得竖起大拇哥,直言生活中充满幽默感的胡歌,早该迈出喜剧这一步了。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在北京打拼多年却一事无成的编剧吴迪(胡歌 饰)在感情事业双失意后决定返乡。
归乡后的吴迪一边要面对与家人重建“亲密关系”,另一面也要寻找人生的新方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鸡飞狗跳的日常。
乍一看,胡歌在《不虚此行》的闻善之后,又饰演了一位“北漂”编剧,但两个角色在底色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北京“卷不动”了就回老家,“啃老”的同时也想再拼一把,在躺和卷之间反复仰卧起坐,吴迪更像每一个平凡的打工人。
胡歌也把这份废柴青年的小确丧演绎得活灵活现,展现出了曾经仅朋友和粉丝“可见”的幽默感。
导演透露,很多桥段都是胡歌的现挂,他在现场的即兴演出也经常让剧组惊喜不已。
透过这个足够接地气的小人物,胡歌的表演更加松弛自然,有生活质感,前半程喜剧节奏把控到位,后半程走心戏瞬间的情感涌动也足够细腻动人。
另一位主演高圆圆的表演同样不乏惊喜之处,如果说她之前的角色多以“女神”为主,这一次的冯柳柳更接近普通的“小镇女青年”,比如开头和胡歌一起在路边摊吃面的戏,就烟火气十足。
她也把自己充分投入在角色中,成片中很多“纪录片”镜头都是她这位戏中摄影师亲自掌镜拍摄的。
不仅是胡歌和高圆圆,配角们的表演也是全员出彩。尤其是岳红、周野芒两位“戏骨”,把一对老年夫妻“相爱相杀”的日常演得真实又可爱。
岁月的沉淀都在表演的细节里迸发,仅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爆笑或飙泪。
其实,塑造这种所谓的“中国式父母”很容易流于俗套,不外乎“催婚”、“催育”、“催工作”三件套,但《走走停停》从剧本到表演都在努力地规避这一点。
这也是整部戏的风格,没有鸡汤和说教,也不需要刻意搞笑或煽情,笑点和泪点都在生活流的故事和表演中自然迸发,自有一种轻盈和清新的美感,让人如沐春风。
02
PART TWO
回到电影的片名《走走停停》,走与停,既是“卷”和“躺”,也是“远方”与“故乡”。
关于这个命题,我们看过了太多励志爽文或鸡汤文学。
但《走走停停》想用举重若轻的方式告诉你,走和停都是常态,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和人生的缺憾。
吴迪北漂多年一事无成,回到家乡开始“啃老”,无疑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
但回乡的生活,也让他重新认识了家人和自我,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力量。
不只是吴迪,高圆圆饰演的冯柳柳、岳红饰演的母亲和银幕前的我们都曾面对类似的选择。
每一条路背后都有自己的得到和失去,一经选定也就成了人生的必经之路。
就像妈妈的那句台词,“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有遗憾是很正常的事。”
至于成功和失败的定义,更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影片还有个质朴的英文片名,“gold or shit”。
成功了就一定是金子?失败了就是大便?人生不该只有如此二元化的评价体系。
正如首映式上,有人说吴迪是“脆皮青年”,胡歌回应道:“大家现在太爱给一个人贴上标签了!
每个人未必要走所有人认同的路,生活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
他还说自己很喜欢影片结尾的段落,吴迪和冯柳柳在堵车的公路上相遇,两辆车在自己的轨道上走走停停,不断交替。
既呼应了片名,也是人生的缩影。走走停停、行行止止、哭哭笑笑,有多少人就这样过完了一生。
这也是《走走停停》最动人的地方,不矫揉造作,不故作高深,在这个全员想要“发疯”的时代,提醒我们最朴素的生活也有最悠长的况味。
吴迪喜欢的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说过:“所谓夫妇,就是这一碗茶泡饭的滋味。”
这何尝不是生活的滋味,平淡却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