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灵·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参展节目、群舞《灵·境》来自云南艺术学院,阐述了环境污染下,漫山遍野的棕榈树开始凋零、枯萎,向白鹇鸟传递着沉重的讯息,大地开始颤抖、撕裂,灵鸟感到痛苦与恐惧,但它依旧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灵·境》编导、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讲师邓钰莹介绍,该节目的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自然环境屡遭破坏的当下,该作品旨在为环保呼吁,给人以警示,让人坚定生存信念并弘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用集体的力量为生命而舞、为梦想而舞。
《灵·境》是一个时代感较强的现实题材作品,结合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理念,发扬继承与创新的精神,充分提取哈尼族民间舞蹈素材,融入现代的编舞手法,灵活运用道具,延伸肢体无法表达出的语言与意境,做到以物拟人、以人喻物。该作品在舞蹈新题材的开掘和舞蹈语言的探索方面作了大胆尝试,揭示生活,富有隽永的艺术魅力。
“这个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形式的创新立意,而且注重弘扬时代精神,让观众意识到,每一个人都需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实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保护我们自身以及子孙后代,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为理想而奋斗不息。万物皆有灵,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邓钰莹说。
本报记者 侯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