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航母在这些地方的作用比直接作战更重要

航母虽然是举世公认的最重量级海上兵器,但自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需要航母“全情投入”的作战越来越少,但航母毕竟造价昂贵,不能白白放在那里。如何探索和发挥航空母舰的非战争军事运用就成为各航母拥有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那么,航母都能进行哪些非战争军事行动呢?

航母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应用类型和行动样式

目前世界各国对航空母舰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研究和分类多种多样认识不一。按照国内权威专家的研究分类,航空母舰非战争军事行动类型分为航空母舰的海上运输行动、航空母舰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航空母舰的特种作战行动、航空母舰的维护海上权益行动、航空母舰的海空威慑行动。

图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在海地地震中进行救援,为执行该次任务,该航母特意将舰载机全部更换为便于参加救援任务的“海鹰”和“海上种马”直升机

航空母舰的海上运输行动

航空母舰具有宽大的舰体和甲板表面,有着更多的舱室与更大的搭载量,具有强大的快速投运及运输能力,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可以应用于海上运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黄蜂”号航空母舰和英国“鹰”号航空母舰组成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进入地中海执行运送战机任务,成功的运送了62架“喷火”战斗机到马耳他,从而大大的加强了马耳他的航空力量,不仅有力的支援了马耳他守军的作战,而且为夺取地中海制空、制海权提供了有力保证。

航空母舰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现代航空母舰拥有完善的雷达、通信指挥系统,可为其他参与救援或撤侨的飞机、船舶提供导航、通信中继等关键服务。

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仓储空间非常大,可运送大量油料、食品、饮用水,及其他救灾设备的零件。其携带的航空油料及编队中的补给舰,还能分别为其他的救援直升机、船舶补充燃料,支援其他舰艇的救灾和撤侨行动。

最后,航空母舰上的医疗、生活设施较完善,能为大量灾民提供庇护。核动力航空母舰电力充足,可利用海水淡化装置将大量海水淡化,提供几乎源源不尽的生活用淡水。

图注:1999年9月,“约翰·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参与“弗洛伊德飓风”灾害救援行动,使用“海鹰”舰载直升机进行人员转运

航空母舰的特种作战行动

由于特种作战战场所在往往在本国领土之外,过去往往依靠军用运输机实施远程空降的方式进行兵力投送特种作战力量已经极为困难。现在可以在全球海洋自由航行的航母可以为特种作战部队在行动前提供安全的、靠近作战区的理想“前进基地”。

在越战期间,美军就曾在“吉尔博特岛”号航母和“塞班”号航母宽阔的甲板上安装了大量的通信设备,将其改装为专用通信船,承担信息处理、通信接力和通信设备维护等任务,用以离岸支援陆上行动。

航空母舰的维护海上权益行动

近年来,沿海对于滨海国家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利用和海上军事安全日益重要,近海海域成为各国利益与矛盾的交汇点。军事强国海军不仅在世界大洋海域活动,而且在重要的战略海区和世界热点海域实行前沿存在,以支撑其全球制海权,并将其海军力量向近海、沿海辐射,力图在必要时通过剥夺有关滨海国家的近海、沿海控制权,对其陆上事物构成制约和影响,最终达到为其霸权主义服务的目的。

航空母舰的海空威慑中行动

航空母舰拥有巨大的威慑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它的威慑作用甚至不亚于他的实际作战功能。航母之所以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关键在于它具有攻防兼备的能力。

2010年11月,朝鲜半岛发生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国将“里根号”航母派遣到西太平洋地区,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军事实力,营造战争的气氛,增加对朝压力,增加韩日等盟国的信心,同时威慑地区大国,试探军事底线。

图注:印尼地震及海啸灾难后,美国海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迅速抵达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执行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航空母舰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航空母舰今后所要执行的近海非战争任务日趋减少,更多的将是在近海之外乃至远海外执行非战争任务。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濒海大国,海军的发展建设和在战略运用上必须着眼于能够覆盖足够的海上战略空间,航母非战争行动的探索对于我国尤为重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