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药物是我们抵御疾病的好帮手,从片剂、胶囊到泡腾片、口服液,种类繁多。然而,由于对药物知识的缺乏或误解,很多人会采取一些错误的用药方式,这不仅影响药效发挥,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近日,重庆市药监局整理了七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提醒广大网友一定要“避雷”!
片剂变粉末,药效打折扣
你有没有想过,把片剂研磨成粉末服用会更方便?其实,这样做可能会破坏药物的稳定性、释放速度等特性,导致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增加副作用。而且,粉末状的药物更容易刺激呼吸道,让你感觉不适。
胶囊不能拆,保护有讲究
胶囊壳并不是“摆设”,它能保护药物免受胃酸破坏,并精准地控制药物在肠道的释放。如果你拆开胶囊服用,药物可能会在胃中提前释放,降低药效,甚至直接刺激胃黏膜,造成伤害。
口服液加热,活性或丧失
有些人觉得加热口服液能杀菌、改善口感,但事实并非如此。口服液中的药物成分在特定温度下才能保持稳定性和活性,加热可能会改变它们的理化性质,导致药物失活或变性。例如,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在加热后,铁元素可能会失活或氧化变质,影响吸收。
药物混着吃,风险或加倍
为了快速缓解症状,有些人会同时或短时间内连续服用多种药物。然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抑制,甚至产生新的药理作用,引发不良反应。长期混合服用多种药物还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危及生命。
剂量随意改,病情易反复
有些人不按照医生或说明书的推荐剂量使用药物,而是凭感觉增减剂量或自行停药。这样做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随意停药可能会让病情迅速恶化。
泡腾片干吃,危险重重
泡腾片应该溶入水中后服用,但如果你直接把它放入嘴里,可能会灼伤口腔黏膜,刺激消化道,引发呛咳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特别是婴幼儿和儿童,这种风险更高。
饮料送服药,效果或打折
用饮料送服药物看似方便,但实则隐患多多。饮料中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或增强副作用。例如,碳酸饮料可能增加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茶饮料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能对抗某些药物的治疗作用。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