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的满族人常出现的问题,就祖上来自长白山第几道沟。
满族文化记忆——长白山几道沟
在大多数满族人家谱或者口传,祭祀中,都会提到家族源流来自长白山几道沟,那么我们就坐下来一起慢慢剖析探讨,也希望能够给广大族胞提供合理的依据,让族胞对满族文化的认知能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长白山地域广阔而绵长,也是满族祖先居住之地,元末明初,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女真人,向东南迁移,来到长白山北部和东北部的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域,加之这里原土著金女真后裔,直到明末200年间,有历经大小规模的部族迁移,最终汇集到仍处于长白山地区的广袤区域中。
长白山是满族居住的地方,但就满族历史进程而言,黑龙江与松花江汇集处才应该是源头,长白山也只能说是迁移过程中的中转站,由于已经成为满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包括各种传说,因此凡事提到祖源居住地,无不提及长白山,包括文字,口头以及民族文化领域上,它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神圣象征。
很多满族家谱或者口传祖居地都没有具体地址,笼统的说以数字排列祖居长白山某道沟,头道沟,二道沟,等等。
就连编烈满洲八旗下的锡伯人,也“入乡随俗”,将祖居地称为“长白山错草沟”(吉林扶余),也有个别蒙古旗人称其长白山几道沟。
顾名思义“道沟”,通水之道为沟。长白山中以数字排列的沟很多,这是因为长白山是褶皱作用所成的山体,线状延伸,平等排列,并由河流切割而成。小河汇集大河,大河汇江,水受山体制约,同样大体有序排列,从而形成以一处为定点,按顺序命名的沟。
按长白山划定的地域范围,祖居长白山的主要是东海女真,历经时代变迁,如今出版的一些地图来看,自然可以找到“几道沟”的遗存。
瓦尔喀部居住珲春,延吉,安图一带,地图上图们江支流珲春河畔三道沟,四道沟,五道沟等,延吉市的朝阳河沿岸也有二道沟,三道沟,大小五道沟,与安图毗邻的敦化市牡丹江支流官地河岸也有一至四道沟,甚至流经东宁的绥芬河有多支河流,也有这种几道沟。
最典型的例子,满洲鸭绿江部,顾名思义,以沿鸭绿江居住而得名,《长白山江岗志略》和很多资料记载鸭绿江上游自白头山天池发源,自双岔口开始由北向南流,右边中国一侧有二十四条支流,依次从沟中流出,注入江中。至吉林省临江,流经处形成二十四道沟,依次顺序排列的道沟,在1929年编纂的《奉天通志.疆域.奉天全省兴图》中可清晰看到长白山府的十九道沟,十九道沟以西的十四道沟,十三道沟,十二道沟,九道沟,临江府以东的二道沟门,且整个长白山地区按序数排列独有此处最整齐。
综上所述,满族记忆中的祖居长白山几道沟并非集中在某一地区,由于部族不同,居住地不同,虽然地名(几道沟)相同,所在地却不同,说白了就是重名太多。
尤其是除了正式地名载入档案之外,还有民间自称小地名,以及建州女真,东海女真迁入辽东后,其居住地仍出于长白山区,浑江流域,苏子河流域,同名几道沟的仍然不少,特别是新宾境内的苏子河流域,称为几道沟的更是甚多。
多年以来所接触很多族胞所述,其家族记载或口传祭祀时都有几个香碟即为长白山几道沟的说法,还有的以香碟上刻有横杠为沟的序数,几道杠就是几道沟的说法,看似合理却也迷茫,香碟是祭祀用品,几位祖先,几个神位,几件供器并无太大差别,据考证,最多的也就七个香碟,如果二十四道沟改如何摆布,因此这可能是对祖居地失去记忆的心里弥补,传播开来,成为地域的,以致民族的文化民俗表象。
看来对于族胞们疑惑长白山几道沟的问题并非意识中的形态,对于地域的认知也是非常复杂的,感谢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族胞们带来帮助,感恩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交流满族文化,巴尼哈!
作者松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