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文\王 涛 周瑞云

早就听说在盘龙城西郊有个千年古镇黄花涝,每到三四月间府河大草原上黄花遍地,但是一直没有时机去亲睹真容。难得一个周末,小编一时兴起,和公司的几位同事前去采风。我们驱车10多分钟来到心神以往的黄花涝。一座千年古镇展现在眼前,让人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由于我们错过了来黄花涝踏青的最佳时节(每年的3月初到3月底,是黄花涝风景最美的时候,那个时候整个府河河滩上一片黄花盛开,游人如织,夜幕降临时,河滩上每天都有不少野营和篝火晚会。但是到了五六月份后,野花凋零,雨水增多,河中水涨,河滩被淹),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看不到,但是我们感觉走进黄花涝还是心旷神怡,美不甚收!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游走千年古镇

黄花涝三个字全国没有重名的,是因为其他地方不具备叫这个名字。黄花涝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前,原是石阳县城所在地,时过事迁,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石阳县城在战火中消失了。直至明洪武二年,从江西迁来王氏的一个家族。因他们的祖先看到春季河滩府河地上遍布黄花,夏季涨水后河湖相连,一片汪洋,从而取名"黄花涝"。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人称千年古镇“活地图”,被誉黄花涝第一秀才的老书记王三清介绍说,当年的黄花涝曾经呈现出一派富庶、繁华的景象,物阜民乐,商贾云集,已成为武汉近郊不可多得的水上重镇,被誉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但是经600多年的变迁,黄花涝的繁荣已是明日黄花!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我们在王三清老支书的引领下,游走于千年古镇之中。镇子不大,小小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人行走,坐在堂屋里的当地的人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们,我们也报以友善的微笑。人们就是这样,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可以化解生疏,就可以走进他人的心田。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千年古镇经过几百年的冲刷,古老的痕迹已经不多了,目光所及的地方并没有看到经历千年风雨的破败,反而是沐浴着新时代春风的欣欣向荣景象。沿着青石板小路往村子里走,突然小路有石板路变成了砂石路,几间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掩映在青砖白墙的现代建筑中。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整个古镇中遗留着大概十几家这样的古宅,在一幢幢老宅中,有一个名为梅园的老建筑,很有故事,这幢老宅建于明末清初主人姓梅,是远近闻名的戏曲家,门口雕栏缀有红绿图案因年代久远无法分辨,但隐约可见当年雕工的精美,追寻远古的气息,仿佛时光交错,班驳的古墙,青石板小路,尽显犹存的古风,尽管在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中间混杂着一些水泥建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亲切而又真实。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在古镇上遇到几位外地游客,他们也是来寻找古镇的,但是来到后感到失望和沮丧。但是我却认为,古镇不能仅仅体现在建筑上,更要去用心感受她的历史内涵。我们不能因为要看古老的建筑而反对他们建筑新的房子,也不能因为想保留过去的文化而要求他们不去追求新的生活,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它们没有消亡之前,去发掘、去感受、去记录。古镇街道深处的道路都是窄小的石板路,但是当年有多少达官显贵在这里走过谁也说不清。在抗战时期,日寇为侵夺财富,开辟了岱家山至黄花涝公路。无独有偶的是,新四军、国民党、皇伪军都曾在黄花涝设立税卡,一度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这引起史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黄花涝战略位置的重要和经济的繁荣。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黄花涝依河傍水,只有水面,没有耕地,旧时曾是汉口外围的"水码头"。如今的黄花涝村民"靠水吃水",或者搞旅游。因为黄花涝搞旅游得天独厚,这里的商代沿河古石坡,古码头,清代古墙壁,三国古墓,明末清初居家古屋,古寺院,古教堂,古祠堂等遗迹都保存完好,外地来的游客到这里来有看头。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这些年,村子里推出别具风味的“农家乐”。特别是特色鱼庄,纯农家方式做鱼菜,每天不到10桌,不提前预定,就难以尝到这原汁原味农家鱼鲜。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畅游府河大草原

鱼庄再往前50米,府河岸边安静的矗立着一个古渡口,据历史记载,曾经的这里是,“日有千人拱手(纤夫),夜有万盏明灯(帆船)”的繁荣富庶景象,而如今略显凄清。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我们从渡口乘船到对岸,这里是府河大草原一片一望无际的绿,河对岸的草地上有一个个蒙古包,蒙古包主要是为来游玩的人提供烧烤的工具,整个大草原在蒙古包的衬托下给人营造一种真正置身于蒙古大草原的感觉。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吹着府河的河风,躺着柔软的绿草上,闻着紫色小花的淡淡芬芳,抬头仰望着飞机划过的蓝天,整个人融入在了蓝天碧草中。此时此刻让人早已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城市的喧嚣,这是一个亲近自然露营游玩的好地方。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是呵,在欲望拥挤、情绪疲惫的城市之中,能得一隅有春赏春伴春之所在,虽不及广袤之中春的辽阔,春的浩瀚,春的五彩斑斓……但如此近距离地与春相膝,疲乏中将心歇息在春的臂弯里,简单,随意,别去想那纷扰你的事情,勿去探求那难以明白的道理,真真切切感受春的存在,在这里,尽情的发一下呆,或让自行车在草原上撒一回野,让快乐心情放飞! 这个季节,你会出去溜溜吗?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有人说,城市的边缘,已经没有了草原,城市绿地中可怜的一片草地,也被修建得整齐而没有生机,完全失去了大草原的狂放不羁。然而距离武汉市区十几公里的府河河滩,这里就有广袤的一望无际的草地,堪比呼伦贝尔草原,虽然这里还未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但这里也有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绿的草,和最独特迷离的风景, 时下,正是这片草原游的好季节,晴空万里,草长花开,草原,对于都市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域名词,而是心情释放、心灵放飞的地方。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常年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连呼吸也变得混沌,如果你也一直在寻找一次让自己逃离复杂多变的都市的机会,那不如到草原上撒野,寻春。躺在厚厚的草地上,头下面枕着的就是芳香的黄花,四周是一望无垠的广袤的绿色的海洋,远离城市、远离喧嚣,和心上人、和孩子、和父母、和朋友来到这里,或野炊、或休闲、或钓鱼、或踢球、或放风筝、或露营、或烧烤、或挖野菜、或品茗,谈天说地……岂不快哉!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我们走在府河大草原上,信步游庭,慢聊中感受着大草原的魅力和古镇的气息,不知不觉中到了吃饭的时候。远远望去,府河岸边蓝天下的小渔村家家炊烟缭绕,一派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景象,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做客三清书画院

每次去黄花涝,都会得到老书记王三清的热情接待,这一次也不例外。老书记退休后在村里创办了“三清书院”作为接待来自全世界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王三清,土生土长的黄花涝人,地地道道的黄陂通,中共老党员。这个铁打的汉子曾经在部队八次立功受奖,1975年回到家乡接任黄花涝党支部副书记、连任书记直至2014年底退职。40年从政生涯中,视乡亲为家人,为古镇建设呕心沥血,在广大乡亲的支持下,带领两委一班人,较好地完成了恢复商品粮,河坡整治,府河斟界,北教大堤,学校改造,五七工审报,家园建设,古镇文化宣传,引进博物馆和铁佛寺等重大项目,无数次荣获殊荣。退休后致力于古镇文化传承和发展,潜心创作诗歌散文,成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吉林市雅风诗社会员、武汉盘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创办了《三清书画院》并得到全国各省市书画家的大力支持,如今这家享誉中国的书画院成了千年古镇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我们在王三清院长的带领下,进入了三清书画院院内,推开门看到一个种满花草的院子,进入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书画。眼前的一幕让人早已经忘记了这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小院,屋子里都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书法家和画家无偿赠送的字画和友人的题词,有的价值不菲有的情意深重。在满是书画的屋子里夹杂着些许生活用品,锅碗瓢盆整个书画院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是高雅艺术与人间烟火的融合,是当今世界少有的民间博物馆。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传奇的民间书画院长,他仅是一位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却得到了全球230多位书法名家无偿赠送字画,他家里每年要接待10000多人参观,上至将军下至邻里乡亲都亲切的称呼他为三哥?湖北省书协党组书记刘永泽老师参观书画院后,称赞他为"黄花涝第一秀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却在文化圈里是有名的大咖,家中收藏了全球200多位名师大家的1000多幅墨宝字画,每一副字画背后都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我们与王三清老先生聊得甚欢,王老先生说:别叫我先生和王老师,我不敢当,还是叫我三哥,这样显得亲切。好吧,下面这篇文章就以三哥称呼!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三哥常说自己无才,文不能测字,武不能担水。但是现实中,三哥的文笔却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曾经参军的他,在部队担任宣传报道工作,练就一手好文章。三哥的词、赋、文章被全国各大报社争相刊登。正是因为此,三哥在国内文化圈内声名鹊起。自古英雄相惜,文人重友。以诗会友,以文结朋是三哥的习惯,经年累月,在文化圈内,王三清老师是被大家称赞的大家。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三哥不会书法,不会绘画。土生土长的黄花涝村民,他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宣传黄花涝,只要提起黄花涝,他就精神百倍,有讲不完的话。在2012年的时候,他萌生了一个开办书画院,让全国各地游客到黄花涝游玩时,有个歇脚喝茶,看历史和文化的地方。经过一番筹备,三清书画院开办起来了。书画院距离汉口中心城区半小时车程,占地面积六百平方米,外有文化墙,展示着三哥撰写的百篇历史故事和诗词歌赋;内设藏宝馆,广收各界名流的千幅字画墨宝和楹联寄语。书画院是自己的民房,自建馆以来,已收藏了28省市,230多位全国著名书画家和省市区县以上书协会员的近千幅作品。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自建馆以来,每年来书画院参观的有一万多人次,世界各地的人都慕名而来,都是免费参观。很多时候参观者都是无组织,自发三两人的兴趣爱好者,来这里参观,三哥都会留下他们在家中吃饭,招待周到。三哥只是一个农民,开办书画院并不是为了盈利。当然更不可能会把字画典当拍卖赚钱。每一副字画,三哥都用心的装裱起来,1000多幅字画装裱费用是一笔巨额开销,都是三哥自掏腰包。没有额外收入的他这五年来一直在坚持着。三哥说,虽然现在还有一些没有装裱的字画,但是只要自己有钱了,一定会全部装裱起来的。三哥常说:礼义行天下,厚德续中华,谦和守根本,诚信情无价。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2016年7月份,武汉大洪灾,千年古镇黄花涝全部被淹没,三哥转移不及,导致百余幅字画被毁,痛心不已。有一墨客好友听说此事,专程挥毫书写四副字画赠予三哥。每当提及此事,三哥总是满怀感激:我自己的每一副画,都是大家赠送的,快递过来,我连运费都没出过,承蒙大家厚爱。感激不尽。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三哥打算翻修自己的三清书画院,建立防护措施好一点的书画院,藏宝馆设在二楼三楼,虽然翻修开销巨大,但三哥说了,新的书画院建成之后,也不会以此来盈利。一位农民,5年来能得到200多位书画名家赠予字画,自掏腰包装裱每一副字画,能够热情接待每一位参观者,不管是高官厚爵还是村里相邻都一视同仁。不求名和利,三哥一生致力于千年古镇的宣传,默默无闻的奉献!这种心境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不是农民,他是匠心巨人——王三清!

千年古镇黄花涝一个让人心动的世外桃源

千年古镇黄花涝,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千年来的发展变迁,还让我们感受了大自然馈赠的迤逦风光。生活不止有眼前的喧嚣,还有诗和远方,五一四天假期就要到了,与其急匆匆车马劳顿去外地看人海,还不如就在身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郊游,到黄花涝体验一番千年古镇的美!

【交通指南】

汉口——盘龙大桥——巨龙大道左转——过机场高速公路桥下(宋家岗)——直行1公里就是刘集——291公交车终点站附近的黄花涝路左转——5公里到达黄花涝镇,看到“千年古镇黄花涝”的标志的路口,人员直行通过老街可以到达河边;而车辆必须在这个路口左转,再沿着水泥路右转来到码头全前的场地停车。如果想过河到府河大草原去玩,必须从府河过渡(每人2元单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