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一些90后也都当爹妈了,真正被称为小孩子都是些00后或者10后。不难发现,这些新一代的小朋友,他们的名字似乎都是大同小异的,像什么“子轩”“子豪”“浩宇”“心语”等。
乍一看名字起的是诗情画意的,但是到了学校会发现重名的人简直太多了。
而自己的爷爷辈,他们的名字似乎都非常好听,既文雅,又不容易重复。这区别咋这么大呢?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其一,翻开典籍里面发现,老一辈起名真的是典雅。
这跟什么有关呢?看古人的名字,不光是名字,还有字,号,这样大大降低了重复率,而且是连在一起的。容易把一个美好的寓意起进去,比方说有一首元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叫张养浩,字希孟。
这几个字是有寓意的,孟子有句话,叫“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看作者的名字“养浩”就可便知。“希孟”寓意为,希望自己像孟子一样,这样就串在一起了。
在看三国的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像这些名字里面都是有文化含义的。中国国代的名字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而现在的人们起名很随意,就一个名字,就容易重复。
其二,古代人家族人口多,起名注重家族辈分。
起名有忌讳,哪些字与哪些字不能在一起,其名字能显示出在家族的辈分地位,起名不容易重复。前人往往饱读诗书,起名慎重,在我国很长的一段历史中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那时候大多数人都饱读诗书,腹中自有芳华,起名也文雅很多。
且名字常用字范围广,能用的上千字,而现在的人们给宝宝起名范围缩小了很多,常用到的字就那么几百个。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人口呈现出每年增加的趋势,所以这样一来名字重名,或者怪名字也层出不穷。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售楼中心做活动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客户。在填单子的时候问到客户姓名,这位客户说:“你猜猜”,售楼小姐以为是自己没说清楚,又跟这位先生解释了一遍,是填写你家宝宝的姓名,顾客又说了“你猜猜”,一连问了三次都是“你猜猜”。
售楼小姐有点晕,觉得顾客是闹着玩的,嘴里也开玩笑的说道“我猜什么猜啊!”结果这位客户也着急了,抢过单子大笔一挥写了三个字“倪彩彩”。原来是口音发音的问题,结果引起这样的笑话。
有时候家长给孩子起名太随意,不仅坑了娃顺带也把自己给坑了。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名字是其个人的符号,决定权在自己,不关别人的事。但是请认真思考一下,这个名字是给自己叫还是别人叫的,如果名字跟玩笑一样,那恐怕就是个玩笑。
一个人的名字不光是自己的心态的反映,也关乎对外界的态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所以起名前请三思,家长们起名不要随意,给宝宝起名要慎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