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尾企业融资市场,票速贴搭建银企直连式票据快贴平台
2019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数据新闻《2019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179万户》“作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179万户,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再创新高,活跃度为70%左右,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然而2019年却被很多创业者称为资本寒冬的一年。并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中小微机构企业已经逐步将目光从“如何走出去”变为了“如何留下来”。资金链如何维持成了长尾企业很难避开的一个问题。而票速贴作为一个链接银行与企业的第三方票据服务平台,为持票贴现企业和
收票贴现机构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票速贴不直接参与交易,而是重点着眼于帮助持票贴现企业、收票贴现机构筛选票据市场渠道,以实现“降低贴现融资成本,让票据直接入行”的理念和愿景。
本着“脱虚向实,打破互联网泡沫”的想法和初衷。票速贴负责人结合自己在互联网科技与票据金融领域累计的经验,在2015年开始筹备,2019年启动运营票速贴——目标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现金贴票融资平台。票速贴负责人说到“从我2013年开始接触互联网金融科技行业,作为早期关注互联网金融科技的一批人,其间接触到了很多互联网的相关人员,看了很多项目,也因此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相较于传统票据行业来讲,票速贴的模式更多地依赖互联网进行,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极大的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现金贴票的速率。原本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票据融资,现在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网数据显示,2019年1-5月完成募集资金数量环比下降23.14%、50.85%、72%、45.65%、66,32%。但在数据中却包含光速中国1月6.5亿美元募资;2月TPG亚洲资本正式完成第七期基金的募资,募资愈46亿美元;4月德弘资本一期成立,募资金额超20亿美元等等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谓的“资本寒冬”更多是对中小微企业来讲的,资金的头部汇集让更多运营模型有所欠缺的企业在市场中难以立足。融资难,融资慢是长尾市场一直以来的通病。
票速贴搭建的平台介于资本方与长尾企业之间。免费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不从中收取任何费用,这样以来极大地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紧张的矛盾,将更多机会带给创业者。2019年Q4季度,票速贴共撮合票据融资达2895亿元人民币,达历史最高,全年共撮合融资金额达693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同类型线上业务份额70%。据了解目前的票速贴总规模已达到100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约为50%。通过技术团队的研发与支持,到目前为止,票速贴没有出现过一次票据贴现款延时或延期到帐的情况,这样以资产交易为主打的平台在客户信任度上有了足够的保障。在提及企业发展的问题上,票速贴负责人表示将会在未来继续推动企业纵向发展,为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高级的服务。将基于现有的成熟技术优势持续应用到新的产品研发之中,逐步推进企业做大做好。
谈及企业规划时,票速贴负责人说:“未来3-5年时间,我们期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平台实现全类票据交易30%的市场占有率,并通过我们的数据,进一步发挥优势,为商业银行提供数据优势,更好地普惠中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