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上海·华阳路街道艺术项目“河边居所”共创成果的展览现场。
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原本杂乱闲置的一个小区门卫室变身“小而美”的艺术空间,迎来首展“新年神树”;因为灯光艺术季在家门口举办,美的艺术走进社区,普陀区万里街道的居民幸福指数上扬……
这个冬天,申城新添若干“艺术社区”点位。不同于以往常见的把展览搬进社区或是社区美化改造,最近一段时间活跃在申城的艺术介入社区,经历着迭代,有了越来越长的前期策划、调研周期,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共创理念。在业内看来,“艺术社区”渐成调动起方方面面力量的当代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将有形的美与无形的美有机结合,赋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汇成一缕缕光,点亮日常,也温暖人心。
社区艺术应该是从社区“生长”出来的艺术
“每走几步就能邂逅‘小彩蛋’!”最近,“公园寻宝计划”在人民公园的开展,让不少市民踏着冬日阳光,开启发现的乐趣。这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围绕“社区”和“公园”两大关键词展开的策划,既是艺术展览又是社区活动,既有具象的作品又有自然空间的体验。
堆叠出“人”字造型的众多松木箱,通过层次立插方式覆盖镂空井盖的植物装置,草坪里“乱入”的舞台道具般的假草元素……21位受邀参展艺术家就“公园中的艺术”这一主题共带来16组作品,让它们“隐身”在公园语境里,既醒目又不突兀。而“寻宝”则成为一次召集观众的互动契机,邀请观众手持“寻宝地图”打卡、拍照、分享、集赞,进而在领取的神秘礼物上动手“创作”,完成属于自己的“寻宝作品”。
“共创”更成为万里公园正在举办的第三届“万里观光”灯光艺术季的核心理念。此次艺术季不仅带来《舞动的宇宙》《腾飞》等11组作品,且延展到大场浦沿线街区,还特邀艺术家与当地居民以龙年为主题共创作品。《心中的风景》创造了难能可贵的体验——五颜六色的织带垂挂而下,俨然一片由光与色彩构成的内心世界,艺术家陆文卿在万里社区发起工作坊,邀请居民将自己对万里人文、自然的畅想以及对龙年的祝福融入创作。
“不是把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直接搬到现场,就叫社区艺术。它应该是从社区‘生长’出来的艺术。”在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理事、公共艺术策划人刘毅看来,社区艺术不只是视觉作品,更注重的是整个策划与执行的过程,是一种软性介入社区、链接社区与公众的“纽带”。
以艺术为丝线,“织”出社区凝聚力
这几天,凉城新村街道复旦小区七区主干道口新添“门卫美术馆”,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围观。首展“新年神树”虽仅展出艺术家刘玥的三件艺术作品,却耐人寻味。这些作品均以三星堆为灵感创作,一边通向三星堆幽深的青绿,另一边通向天际曙光,也提示着当代艺术一方面不能脱离文化根脉变成无源之水,另一方面不妨浸润如社区这样的日常生活。
在业内看来,从策划阶段就引入专业化艺术力量的“门卫美术馆”,为社区微更新带来启示。复旦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几年前,随着小区将五、六、七区纳入一体式管理模式,闲置的小门卫室渐渐成了杂物堆放室。去年4月,凉城新村街道邀请“社区枢纽站”的艺术家共同筹划“艺术社区”规划项目。通过现场考察,小区门卫室以其具有年代感的建筑风格、敞亮而不规则的内空间和邻接绿地休闲的外空间,成为“艺术社区”项目首个启动点。经过清理、整修、装饰,一处触手可及也真正适合容纳艺术的文化新空间——“门卫美术馆”诞生了。这样的更新看似微小,多方沟通、酝酿的时间却并不短。
让“艺术社区”成为超越艺术的社区营造,更体现在刘海粟美术馆“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最新点位所促成的一系列变化中。在粟上海·华阳路街道艺术项目“河边居所”,苏州河畔华院小区邻聚荟近日举办的“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便汇集了项目一年间社区居民与艺术工作者的共创成果:跟着艺术家上“华院夜校”,用涂涂画画的“小豆本”画出社区往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深入社区的艺术家头爷爷和设计师厉致谦一同讨论,参与社区标识设计与楼道微更新……以艺术为丝线,居民们日积月累“织”出社区凝聚力,渐显“艺术+自治”的魅力。
策划、参与多个“艺术社区”项目,刘海粟美术馆教育发展部副主任赵姝萍发现,动态的交互属性是其中的显著特点。她告诉记者,艺术介入社区必须是双向的,艺术是经,社区是纬。经线和纬线的交织,像纺织一样相互作用形成社区拼图,艺术激发社区“调性”催生出本地产物,构筑更完整的“艺术社区”。借助艺术的方式让居民打开自我,建立彼此的信任与联系,这种功能也超越了艺术,正促成“艺术社区”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进一步实践。
作者:范昕
文:本报记者 范昕图:受访者供图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