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上厕所限时2分钟?奇葩规定怎么来的

近日,一份某公司发布的《如厕管理规范》引起网友热议。

该规范严格规定了员工的如厕时间,如10:30—10:40期间员工可正常如厕,11:30—12:00期间则不允许如厕,还要求未规定的其他上班时间内,“小号上厕所”不能超过2分钟,甚至表示,特殊情况需要单独申请备案,必须做到“无薪如厕”。

网传《如厕管理规范》

网传《如厕管理规范》

对于这份网传文件,羊城晚报进行了求证,该公司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并表示,发布这一管理规范,是为了“告诉员工在哪个时间(如厕),没有说控制的”。

虽然2月13日晚该公司就发布声明,取消了相关规定。但不少网友还是被这个“管天管地管空气”的无厘头规定气到无语,同时也留意到该规定声称自己的安排是依据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而制定,是为员工身体健康着想。

从医学角度,真的有最佳如厕时间吗?不超过2分钟的小便时间真的够用吗?

小便2分钟够用吗?

单从排尿时间来看,似乎够用。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运动实验室胡立德学者等通过对32种哺乳动物的记录研究发现,从猫咪到大象,所有体重超过3公斤的哺乳动物,无论体重和膀胱大小如何变化,排尿时间几乎都在21±13秒范围内,这被称为“二十一秒法则”。

图源:参考文献[1]

图源:参考文献[1]

对于人类来说,这一法则也同样适用。因为这项研究的源头,就是主要研究者胡立德对生活的观察——彼时刚晋升奶爸的他发现,无论是作为成年人的自己,还是刚出生的儿子排尿时间都在21秒左右。

乍一看似乎2分钟的小便时间规定还算合理,但这只是排尿时间。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情况出现,要求小便必须在2分钟以内几乎无法做到。

2024年10月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生态设计与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武洲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表示,男性平均如厕时间约为90秒,而女性平均如厕时间则为3分到3分30秒,要是遇上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情况,时间更是男性的四倍。

也就是说,男生必须高度警觉,才能把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而女生几乎完全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为什么女生如厕时间更长?

不同生理结构导致小便姿势不同,而男性姿势显然比女性更省时间。

男性尿道更长,加之开口指向靠前,尿液能够形成更集中的液流,并且沾湿面积小,因而采用更省时省力的站姿。而女性的尿道开口向下,容易沾染周围皮肤,并且“射程”短,因此只能采用蹲姿。一蹲一站之间,男性排尿时间显然稍短一些。

同样受生理结构影响,女性的如厕流程也比男性更烦琐。

成年女性的尿道长2.5—4cm,成年男性的尿道约长20cm。与男性相比,女性尿道更短、更宽且直,且紧邻阴道口和肛门。如果不注意保持周围干净卫生,很容易因感染而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因此,女性在小便后不仅需要用纸巾进行擦拭,预防炎症,还需要花更多时间观察和保持洁净的如厕环境,如果公司的厕所设置成马桶式而不是蹲厕,还要额外增加一项放置一次性马桶坐垫或清洁马桶圈的工作。手都碰了这么多地方,出来不得再洗个手,又延长了部分时间。

图源:小红书@切蕊猫(已授权)

图源:小红书@切蕊猫(已授权)

如果处在生理期,需要在如厕期间更换卫生巾等,则导致整体时间再度延长。

另外,总体如厕时间还得算上可能出现的排队时间,而女厕需要排队的概率比男厕更高,平均排队时间也更长。

2024年,宁波大学周吕文学者在《如何缩短女性上厕所排队时间?》中计算发现,男女平均排队等待时间分别为0.22s和60.19s,女性排队时间几乎是男性的27倍。

除此之外,如果公司里有孕妇等特殊人群,这样的规定则更不合理。因为孕妇特殊的身体状态,如厕时更需要小心谨慎、慢慢来,而且子宫增大会挤压膀胱,致使每天如厕频率增加,也无法完全按照该公司要求的“在最佳时间定时如厕”。

综合来看,这样的条件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世幸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劳动条件可能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此项规定涉嫌违法。

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最佳如厕时间吗?

真的有最佳如厕时间吗?

这场风波的“受害者”里,除了当事员工,还有莫名“躺枪”的《黄帝内经》。

在这篇规定里,不仅把《黄帝内经》写成《皇帝内经》,还声称自己的相关规定正是依托该书,拉起中医养生的大旗。

中医里,真的有最佳如厕时间吗?

总体来看,中医学中有对人体在一天不同时间的变化节律的总结,也确实给出了一些关于如厕时间的建议。

《黄帝内经》里一篇文章《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将一天分为四时,提出疾病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认为同一场疾病,在一天内会有不同的感觉。清晨时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症状缓解;白天时病情平稳,患者感觉较为舒适。傍晚时病情加重,症状明显。深夜时病情最重,患者痛苦加剧。

部分医者也进一步提出了恰当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如晋代嵇康在《养生论》中建议“早漱不如晚漱,晚食不如早食”,强调清晨调理肠胃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夜卧勿令尿多”,认为夜间频繁排尿可能影响睡眠和阳气潜藏。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提到“清晨如厕,以通腑气”,认为清晨排便有助于清除体内积滞。

现代中医学也根据《黄帝内经》相关原理,将五脏和时间挂钩。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宅双庆在《百家讲坛:黄帝内经(第六部)十二时辰话养生》中介绍,将十二时辰与五行五脏相匹配。刘广云、尹燕武、覃松等学者基于《黄帝内经原理》提出了“十二时辰养生法”,建议按照一天中不同时间下不同经脉的特性,针对开展养生活动。其中就提及“卯时:大肠经当令”,建议在5—7点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图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第六部)十二时辰话养生》

图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第六部)十二时辰话养生》

除了中医,现代医学也曾就特定人群提出如厕时间建议。

如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陕西百姓健康》中,提出了帮助便秘人群提升排便成功率的两个“黄金排便时间”:晨起和餐后。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会产生“起立反射”刺激结肠蠕动,帮助大便排出。此时如厕,可排空整晚代谢产生的“废料”,有助于预防肛肠疾病。进餐后,食物刺激胃肠,会产生“胃结肠反射”唤醒天然的排便反射,也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之一。《生命时报》也援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徐志洁的观点表示,根据临床观察,多数中国人习惯在清晨排便。建议便秘的人起床后或餐后固定时间如厕,有助于培养“排便反射”。

但无论西医中医,提出的都只是养生建议,并不能成为一刀切的强制规定。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卜晨峰医生在《依据〈黄帝内经〉规定如厕时间靠谱吗?中西医结合专家:严重曲解!》一文中表示,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不同,强制规定如厕时间,反而会违背中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三因制宜”原则。

也就是说,一个统一的、所有人适用的“最佳如厕时间”并不存在。对个人而言,最好的如厕时间,就是遵循自然需求而想去厕所的时间。

更何况,强行规定如厕时间,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素问·五脏别论》提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器官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当水谷进入体内时,胃首先被充实,而肠道则相对空虚;当食物下行时,肠道被充实,胃又变得空虚。这种周期性的充实和空虚,使得六腑始终处于充实状态,但不能长期停留在满的状态。该如厕而不如厕,会引起六腑“传化失常”,导致大肠传导受阻及膀胱气化不利,最终造成便秘、腹胀、小便点滴而出(癃闭),或尿后余沥(肾气不固)。

同时,西医认为,膀胱长期过度充盈,还可能引发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并导致膀胱肌肉松弛,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功能,进而引发排尿困难或尿失禁乃至盆腔疼痛综合征等问题。在严格的时间规定下,员工长期排便匆忙,会扰乱肠道的正常蠕动,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等。

总之,如厕虽小事,但打工人“如厕自由”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 Ghent University. (2017, July 14). No more queueing at the ladies' room: How transgender-friendliness may help in battling female-unfriendly toilet cultur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anuary 1, 2019

[2]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5年2月).依据《黄帝内经》规定如厕时间靠谱吗?中西医结合专家:严重曲解!

[3] 新华日报(2025.2). “上班规定如厕时间,违者罚款”,公司回应.

[4] 生命时报(2023.11). 一天有2个“黄金排便时间”,便秘的人有希望了.

[5] 劳动报(2025.2). 一公司规定如厕时间,违者罚款!根据竟是《黄帝内经》!律师:涉嫌违法.

[6] 医学论坛网(2024.10). 你的排尿时时间是21秒吗?一位华裔学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