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业生产力已经熄火,其劳工技能培训、劳动力成本、供应链生态系统已失去竞争力。”
▲ 美国制造业今非昔比:人力资本结构出现问题
作者简介
冯久玲,马来西亚人,亚洲大趋势研究所创办人,着有《文化是好生意》等书。
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其核心承诺之一:把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本土。
但这个宏大的目标究竟与当前的经济现实有多远呢?还只是一个政治口号?我们来仔细看看。
1
美国的制造业引擎早已熄火
美国那曾经引以为傲的生产力引擎已经熄火,其实已经熄了很久了——问题不在于缺乏资本或创新能力,而在于人力资本结构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桥水基金创始人、亿万富翁投资人瑞.达利欧(Ray Dalio)曾警告说,美国正面临一个基础性危机:教育质量下滑、中产阶级断层,以及日益扩大的下层阶级,他们被现代经济体系有效地排除在外。
达利欧的分析非常直接:「美国有3亿人口。顶尖的1%非常聪明——他们上的是精英学校,发明突破性技术,创办独角兽企业(他们当中其中一半是新移民)。
他又说:「围绕他们的是另一群10%,主要是高收入专业人士和投资者。但剩下的60%,许多人的阅读能力连6年级水平都达不到——他们很难具备高生产力。我们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制造业很难回归,这个问题很大」。
达利欧补充道:「我们没有制造业,而且我认为在我们有生之年,美国不会重新在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并取得优势。」
▲ 瑞.达利欧(Ray Dalio) :美国正面临一个基础性危机
2
中美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底层60%的人大多数从事的是低工资、低技能的服务性工作——仓库拣货员、送货司机、快餐店员工、照护行业劳动者和零工经济工作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身兼多职,或依赖非正式工作和社会救助。
在去工业化的乡村和城市边缘社区,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实质性地失业,甚至彻底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在这个群体中,真实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率可能高达15%至20%,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不仅仅是「技能缺口」的问题,更是一种系统性的生产力陷阱:他们既没有在学习,也没有在赚钱,更没有为国家的价值创造做出实质贡献。
同时,资本市场——主要由顶层10%,尤其是1%主导——通过股票、资产泡沫和独角兽IPO将财富不断向上集中,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相比之下,中国正通过国家层面的职业培训和产业政策来夯实其生产力基础。
▲ 中国技能型劳动者:中国以国家层面培育
中国技能型劳动者(2024年数据):技能型劳动者总数:超过2亿人。
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约6000万人。职业学校在校生:超过3000万,每年新增毕业生800万至1000万。
重点产业:半导体、机器人、绿色能源、高端制造业。文化理念:强调「工匠精神」,提升技能工人的社会尊重。
同时推动「专精特新」计划,扶持中小企业进军高科技专业领域,各省各市领导亲自辅导相中的企业。
过去40年间,中国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体系——无论是高速公路、高铁网络、港口物流中心与船队、仓储与冷链系统。
更重要的是,中国如今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与电网,为工业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具有运行故障率极低、成本效益高、传输损耗小等显著优势。
3
重振工业不是一时三刻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曾表示,苹果之所以在中国制造,并不完全是因为低成本,而是因为中国拥有比美国更多的模具工程师和技能的技术人员——这是苹果复杂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
虽然苹果最近宣布将在美国要建设一个5000亿美元(约3万亿人民币)的制造中心,雇用2万人,这意味着每个岗位需要投入2500万美元。
除了技能差距外,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另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当地最低时薪高达20至15美元,而中国和亚洲地区的时薪仅为1至2美元。
这种模式能否规模化,真的能帮助振兴美国制造业吗?
中国的网友对特朗普的豪言壮语多以讽刺回应,贴出带着肥胖身躯的美国人坐在生产线上的恶搞图。
但玩笑背后,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美国有超过2/5的成年人是肥胖人群。教育程度越低,肥胖率越高。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发,严重影响体力与纪律。
▲ 肥胖美国人站岗生产恶搞图(图 :来自TikTok)
此外,制造业的恢复需要完整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在台湾,当台积电加班时,它的整个供应链企业能无缝配合。这种协调能力和技能工人整体的配合,在美国是不存在的,而重建这样的体系需要很长的时间。
核心问题是培养人,而不仅仅是建厂。
中国致力于「建人」——培养能建厂、能执行的人才;而美国更擅长「建市场」——打造金融体系、孵化独角兽企业和创业生态系统。
但这种成功与国家的实际生产力正日益脱节,因为越来越少的美国人愿意为实体经济做出贡献。
如果美国不立即在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和包容性经济结构上加大投资,「生产力陷阱」将进一步加深,进而加剧社会和政治分裂。
▲ 苹果CEO蒂姆.库克看好中国人才:早前赴中国与官方开会
结语:问题不是公平竞赛,而是让每个人能参赛。要让美国真正再次伟大——不仅仅是在股市或硅谷——当务之急必须解决国内的人力资源危机。
这不仅仅是创造工作岗位的问题,更是要确保底层60%的美国人能够被教育好,有装备、被赋权,并能真正参与未来经济建设。
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人都有一张选票。如果他们无法参赛,这场游戏注定会输。
策划:邱立本
编辑:田志豪
审核:宋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