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酒楼吃饭,放下银子就走,店家不清点也不阻拦,为何?

十五世纪中叶,欧洲航海家来到了美洲的波托西。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之后,他们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个巨型银矿被发现。喜报频频传来,不远处的墨西哥也发现了大量的银矿。

有了这些银矿,穷苦了数千年的欧洲人终于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他们一船一船地往欧洲运送白银。

欧洲人富裕起来了,之前买不起的中国丝绸、茶叶以及瓷器等奢侈品,如今可以随意购买。也正因如此,白银大量涌入明朝,使得明朝的主要流通货币从铜钱改为了银子。

要知道,早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就曾对货币进行改革。原本使用铜钱缴纳的赋税,统统改成了银子。如此一来,就可以极大地节省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

其实很容易理解,唐朝1两银子可以兑换一贯钱。唐朝的1两等同于如今的43克,可一贯钱的重量为6.4斤。两者对比之后,任何一位执政者都会选择使用银子。

当然了,如果银子能够成为主流货币自然是最好的,银子的便捷性、保值性以及防伪性都不错。可是唐朝时期的白银储备非常稀少,不足以支撑市场的流通。

所以明朝时期银子的大量流入,银子的市场流通地位直线上升,很快就占据了主导位置。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即便是普通百姓的家里也能有几两碎银子。

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观看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出现食客在酒楼用餐完毕之后放下银子就走的情况。随后店家也是乐呵呵地接纳,从不核对账单,也不验明真伪。

不过《明史》记载,在明朝使用银子支付费用时,店家需要用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方可完成一宗交易。

古代民间流通的银两是从官银转化而来。按照古代的规定,银子由国家统一铸成官银,官银体型完整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标志。主要用于军饷、官员薪资以及国家建设上。

当官府把官银支付给个人时,会将其融化成碎银子进行支付。这是因为个人不能使用官银,不然就是杀头的大罪。而这些碎银子在市面上流通之后,其中一部分会流入钱庄。

钱庄为了方便储存以及打造品牌,会把碎银子重铸成带有钱庄LOGO的银锭。钱庄的银锭流传到市面之后,人们为了方便会将其剪成碎银子再使用。

如此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古代银子的流通系统。

历史记载,古代钱庄铸成的银锭一般为大的50两,中得25两,小的6两。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说,小银锭6两银子,就相当于如今的4500元左右。

可以说,古代但凡有人能拿出小银锭出来吃饭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普通人家仅是带一些铜板和碎银子,就足以吃一顿很好的饭菜。

不过有真银子就有假银子,一些人专门使用铅、铜以及锡等金属制作成银锭形状后,在表面镀上一层银子,假银子就这样做好了。如果真的像前面所说,使用假银子的人放下就走,店家不清点也不阻拦,店家为何要这么做,总觉得有些不合理,难道店家不怕吃亏吗?

首先古代真实的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看到的是创作者为了突出鲜明的个人特色而刻意描写的。现实生活中店家都会对照账单收费,不存在不清点的情况。收钱之后也会给食客进行找零,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其次古人有很多鉴别银子真伪的方法,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店家。按照我们平时的了解,银子因为质地柔软,只要咬上一口就可以辨别真伪。

确实,目前流传下来的古代银两之上很多都留下了牙印。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办法,比如轻轻往桌子上磕一下,如果是铅或者锡做成的假银子就会发出沉闷的声音。

此外有些店家会刻意留长指甲,拿到银子的时候用力掐划一下,就可以达到牙齿咬的效果,也可以分辨银子的真伪。

如果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只要看一眼就可以分辨,因为银子洁白,有润色。假银则呈青灰色且没有润泽感。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我们的祖先也不是傻瓜,没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当然收钱也是一门学问,辨别真假之时要尽量避免被客人发现,尤其是熟客。

当着客人的面直接验真伪,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古人讲究和气生财,这样一来客人心中不满,下次也就不会再来了。

所以古人才研究出了许多隐蔽性较高的检测手段,最高明的就是前面所说得看颜色。当然,想要练成这样的火眼金睛,不被骗几次交点学费了,还真不行。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