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师的足迹——许崇清:中山大学 山高水长

追寻先师的足迹——许崇清:中山大学 山高水长

先迁云南,复迁粤北,前后七年,几易校址。70多年前,作为岭南第一学府的国立中山大学,在日本侵略者进逼的关头,被迫迁校以避战火。其中,1940年,在代理校长许崇清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迁至粤北重镇——乐昌坪石。

许崇清曾三次执掌中山大学,几乎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大,对整个中山大学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延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坪石期间,他带领着全校师生在颠沛中坚持学术理想,在动荡里坚持抗日救亡,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这所名校沉重而充满精神力量的一笔,也让如今的人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大师治学研究的厚重底蕴、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以及存续中华文明教育火种的赤诚之心,并深深仰望那个时代里这些“闪烁群星”所绽放的恒远光芒。

心怀报国 寻教育救国之路

1888年,许崇清在广州高第街许地出生。许地是广州名族许氏家族的聚居地,自清朝以来,许氏家族人才辈出,其兄许崇智、许崇年、许崇灏等人都是民国时期在中国政治、军事、文化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

成长于动荡年代,许崇清在求学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了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1905年,许崇清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受到了革命思想更深远的熏陶和激荡,并逐渐成长成了一名满怀报国理想的热血青年。1911年,经宋教仁介绍,他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

追寻先师的足迹——许崇清:中山大学 山高水长

辛亥革命爆发后,许崇清急着回国,希望自己能为国家效劳。他先到南京,后去福建,但当时的时局令他失望。辛亥革命是一场胜利的失败,尽管推翻了延续千年的封建王朝,但理想中的民主共和国没有建立。在彷徨中,许崇清再次回到日本,继续他的求学生涯。

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期间,许崇清时刻忧虑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总想多学本领为国效劳,遂将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刻苦的学习中,开始了他的朦朦胧胧地寻求一条有别于武装斗争的教育救国道路。

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钻研多年后,因通晓德文,许崇清直接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中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也对他此后教育、政治理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3年,学成归国刚满3年的许崇清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任职期间,他以惊人的胆略和勇气,发起收回教会学校外国人管理权及禁止在学校内传教的运动,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成为教育界一面光辉的旗帜。

初掌中大 奠现代教育之基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的东面,有一座红墙绿瓦的老建筑,名为宾省校屋,周围古树参天,绿树成荫。2004年,中山大学在此立碑,以纪念曾在这住了17年,为中山大学奉献一生的老校长、教学泰斗——许崇清。

1924年2月,孙中山筹备成立广东大学,培养人才以适应革命的需要,身为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许崇清兼任广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11日,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孙中山在许崇清的陪同下亲临会场,并写下著名训词:“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10月获国民政府批准,于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许崇清是校董之一。

从此,他与中山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1年6月,许崇清被正式任命为中山大学校长,这是他第一次掌管中山大学。感怀于孙中山先生对青年人亲切的培育,他立志要以孙中山的办学宗旨办学。

为了让中大与国际高等教育同步,许崇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大学学制,将各个科改为学院制,并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同时为了适应国内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他还在文学院增设社会学系,改理学院为理工学院,并增设了土木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爱国学生掀起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全国各地全国各地。中山大学也不例外,广州的抗日救国运动,都以中山大学学生为核心。第二年的“一·二八”事变后,中山大学的学生再次停课,投入支持抗日军民的募捐和宣传活动中。

身为校长的许崇清,不但没有对爱国学生的高涨热情大泼冷水,反而鼓励支持他们的行动。但此举也引发了当时西南政府的不满,1931年2月,他被免去中山大学校长职务,由邹鲁接任。

尽管只任了8个月的校长,但许崇清已经在中大种下了“进步自由”的火种。

战火纷飞 集英才推学术发展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中山大学紧急西迁至云南澄江,许崇清亦在战火中撤至粤北。

中大到云南后没多久,因校内国民党派系斗争激烈,爆发了多场学潮。中大师生强烈要求保持中大的学术自由传统,反对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人接手中大,在此情况下,教育部任命许崇清为代理校长,让他马上到云南“收拾与稳定局面”。于是在1940年4月,许崇清二次接管中大。

追寻先师的足迹——许崇清:中山大学 山高水长

不久,日军分兵三路进兵越南,威胁滇境,云南不再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没过多久,所有迁往云南的大学收到电令“立即准备,快速搬迁”,上任不久的许崇清全力肩负起回迁中大的工作。

从1940年8月到当年年底,经过多方策划,许崇清主持完成了将学校迁回韶关乐昌坪石镇的艰巨任务。

那时的坪石只是广东省的一个小镇,根本容纳不下一所大学,学校只能分散在坪石及周边地区:中大校本部与研究院设立在坪石老街,文学院设在坪石铁岭,法学院先在武阳司,后迁往车田坝,工学院迁入三星坪,医学院迁入乐昌县城,理学院设在坪石塘口,师范学院在乳源县的管埠......办学条件极为艰苦。

但现在史料中关于那一段历史,记载下来的不尽是如何艰难,更多的是大家的学术坚持、抗日救亡。而且在许崇清的主持下,广大师生克服艰难险阻,努力从事教学与科研,中大在战火纷飞中出现了一个短暂而繁荣的学术春天。

1941年春,在坪石的中大各分院陆续开学。为弥补学校教研师资,许崇清聘请了一批进步学者到校任教,当中有哲学家李达、文俗学家钟敬文、经济学家王亚南、法学家梅龚彬等等。他们宣扬抗战,抨击时政,主张政治民主,提倡学术自由,推动了学校政治民主和学术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受聘任教于广西大学的陈寅恪教授冒着炮火赶到坪石,从1943年7月1日起为中大文科研究所学生讲论了一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五胡问题》等,“语语透辟,阐发无遗”。

期间,中大还先后邀请了包括杨东莼、郑德鸿,英籍贾慧宜女士、美籍访华教授葛德石、英国都伦大学雷威克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人士来校讲学,为中大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打开了一道大门。

现在住在坪石的老人们,依旧能回忆起中大师生在坪石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用杉树皮做屋顶,用竹片钉起来做墙壁,就这样建起了学生宿舍。不上课时,有的聚在一起唱各种抗日救亡的歌曲,有的开学习班,免费给当地少年儿童上课识字。”

到1942年年底,中山大学的学生总数由初迁云南澄江时的1736人激增到4197人。据统计,中大在坪石办学的4年多时间里,累计培养和毕业的学子近2万人。

抗战时期,中大在坪石也为粤北地方的自然、人文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期间有杨成志教授进行人文调查,撰有《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有吴尚时教授以乐昌为中心进行考察,写成《乐昌盆地地理纲要》等,陈国达等著《广东曲江芙蓉山之石炭纪煤系》等等。时至今日,这些学术成果仍对粤北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

受战乱破坏和时间洗礼,当年中大留存于坪石的建筑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在坪石镇三星坪村,一座由青砖砌成、式样普通的当地常见民宅只剩下几扇长面青苔的残垣断壁,这是许崇清当年的住所兼办公室。武江河畔,流水悠悠,似乎依稀还能寻觅到大师旧事和那段治学育人的光辉岁月。

情系中大二十载 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在坪石的四年,在中山大学的成长过程中亦是非常重要的四年。

尽管在1941年7月,许崇清因聘用进步教授而被告密,最终被免去代理校长一职,但两者的缘分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延续。

1945年1月,因日军进犯粤北,坪石陷入包围之中,学校在危急时刻再次被迫迁徙,直到抗战胜利才迁回广州石牌原校址。

1951年,许崇清重新回到中山大学担任校长。同年3月,他《在中山大学员生欢迎会上的讲话》中,回顾了中山大学发展史,然后说“中山大学所赖以维持下来的,只是中山大学的革命的传统精神。”“中大得有今天这样蓬勃的气象,正如春回大地,我们从此努力耕耘,今后的丰收是可以预期的。”

许崇清深深明白孙中山对于中山大学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倡导者、组建者,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文化资源、一面旗帜。所以他的治校理念之一,就是必须让中大人时刻谨记孙中山以国家兴亡和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教导,使孙中山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山大学师生员工心中。因此,甫一上任,他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重新确立符合原来用意的中山大学校庆日——11月12日,二是将孙中山先生铜像迎回中山大学校园。

1969年3月14日,这位被誉为“共和国教育奠基者之一”的著名教育家、中大校长,与世长辞,享年81岁。

追寻先师的足迹——许崇清:中山大学 山高水长

许崇清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共计20年。有人评价,“许崇清之于中山大学”,正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讨论校长问题时曾说过:一个好的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思想,有正义和良知。这句话,用在他们的老校长许崇清身上,可谓恰当。

许崇清生于清末,历经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四个时期。在他一生所走过的曲折艰辛道路中,他始终坚持爱国进步的立场,凭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在他热爱而熟悉的领域,吹响了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号角。

追寻先师的足迹——许崇清:中山大学 山高水长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校编:陈婉霖

审核:韩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