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家对李靖这个名字,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西游记》中,李靖是一个手托宝塔、统率十万天兵天将,面对孙悟空却毫无办法的庸将。《封神演义》中,李靖则是性格谨慎,唯诺庸碌,沾了儿子荣光而成仙的总兵官。而历史上的李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家。李靖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以三千唐骑攻破突厥可汗牙帐的大唐战神。那么,曾经的大唐战神是怎么变成神话传说中一个庸碌无能的中年男人的呢?
在01年TVB版的封神榜中,李靖是一个庸碌寡断,是非不分的中年男人
其实,剥去文学外衣,李靖画像
历史上,李靖名声盈达天下和逆天的军事能力,其形象在唐代就已经产生变化。在晚唐传奇《虬髯客传》中,李靖已变成一个胸怀天下,文武双全的旷世奇才,由于一系列的奇遇成为李唐的开国功臣。而唐廷官方的奉祀与民间的祭祀,则使得李靖的形象在民间一步步走向神化。如在唐代笔记《隋唐嘉话》中,就曾记载李靖替龙降雨的神话传说。而在唐代的诸多史料中,也有百姓因大旱或者蝗灾向李靖祠庙祈祷,最后得免灾祸的记载。这些记载都为后来李靖形象的进一步变异打下了基础。
《风尘三侠》中,霍建华饰演李靖
与李靖一步步被神话的同时,一个来自佛教的神祇的名声也逐渐在神州大地上传扬起来,那就是毗沙门天王。毗沙门又名多闻天王,来源于佛教的密宗,是佛教的护法四天王之一。相传在隋末,毗沙门天王曾神降至太原,劝李世民与父起兵。因此到了唐初,毗沙门天王已经因官方的祭祀而颇有名气。
民间经典的毗沙门天王造像
唐朝建立后,连年在西域用兵,由于西域的于阗等地十分崇祀毗沙门天王,因此唐军士兵便将形象勇武的毗沙门天王视作战神来崇拜。其座下的诸子也得到时人的崇敬,其中姓名可考者有禅尼只、独健、哪吒、鸠跋罗和甘露这五位。(《杨戬为什么叫二郎神?大郎哪去了?真相容易让你三观炸裂》)而最令人称奇的是佛经中哪吒的故事,在《禅林僧宝传》中载:“问‘哪吒太子析肉还母, 析骨还父, 然后化身于莲花之上, 为父母说法, 未审如何是太子身。”很明显,李靖及其子哪吒的形象毫无疑问是来自于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与其帐下的三太子哪吒。
民间常将哪吒称为“八臂哪吒”,但比佛经中的哪吒多两臂,据学者考证可能是因为在传抄中丢掉了六的上半部分,而演化为“八臂哪吒”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佛经中,毗沙门天王的经典形象是头戴六边形宝冠,上身着裲裆式长锁子甲,左手托塔,右手握腰间剑把,腰带正中还挂小刀两把,脚下有两夜叉半身像用力捧靴。关于毗沙门天王手中宝塔,在唐代的《毗沙门天王仪轨》载:“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 捧塔常随天王。”《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记载的更为详细:“其塔奉释迦牟尼佛。教汝(毗沙门天王)若领兵守界, 拥护国土, 何(呵) 护吾法, 即拥遣第三子哪吒捧行, 莫离其侧。”佛经中虽然没有说明这座塔与哪吒的具体关系,但是三太子哪吒手捧宝塔常随毗沙门天王左右,则证明了毗沙门天王、哪吒与宝塔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为后世托塔天王李靖与三太子哪吒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思想资源。
貌合神离的两父子
经过五代战火到了宋,由于时间的发酵,在西北地区有着卓越战功的李靖,逐渐与毗沙门天王的形象糅合了起来。至迟在南宋时期,托塔李天王这一形象已经出现。在宋人所做元代刊行的《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下“鬼谷下山” 一节有云:“独孤角独战四将, 五匹马混战, 如黑煞真武贤圣斗毗沙门托塔李天王。”这是关于托塔李天王最早的文字记载,相信民间的口头传说则出现的更早,至此,李靖托塔天王这一形象已初具外形。
不过,道教可不会将这一姓李的本土名人拱手让人。在李靖成名之时,道教已开始对李靖的形象进行改造。“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记述李靖出征前先要“开太一之三门,闭阴符之六甲,决胜于俎豆,然后折冲万里。” 从中可看出李靖运用道术十分娴熟,而道术与道教密不可分,善于用道术者非道教神不可。
到了宋代,由于宋廷官方延续了对李靖的祭祀,因此道教对于李靖的改造更进一步。在道教谱录《云笈七签》中,李靖的名号已变为“九霞仙人”,其破敌所用战法已变为神仙所用的“九天玄女战法。”因此在李靖形象在与毗沙门天王结合的同时,其人也逐渐成为了道教谱系中的一员。在宋代出现了大量伪托李靖所做的道教书目,如《阴符经》、《遁甲万一诀》、《阴阳二遁甲局》。元人袁桷《书吴子行篆书阴符经》中载:“唐世《阴符》始大行,原于李筌,成于李靖。”显然是将李靖纳入了道教先师的谱系之中。
九天玄女是道教塑造的女性形象
到了元明时期,李靖的形象由于受到了佛道两方面的改造已经面目全非。面对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许多小说家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将李靖创造为一个包裹着道教外衣,但内核与佛教有着极深渊源的半虚构人物。因此后世广为人知的李靖形象便有些佛道杂糅的意味。
杂糅佛道的托塔李天王雕像
托塔天王为佛教神,其子哪吒亦然,但托塔李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却供职于玉皇大帝驾前,为天军总司令,其所率“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西游记》第五回),共十万天兵,或“六丁、六甲、马、赵、温、刘四面护卫,二郎、哪吒分为左右,十二元辰为后队,二十八宿押阵角”(《狐狸缘全传》第十七回),皆为道教所造。“后来父子四人肉身成圣,托塔天王乃李靖也。”(《封神演义》第十四回)“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总兵。”(《封神演义》第十二回)由此可见佛道融合于李靖处相得益彰,难以截然分开。
李靖虽然在不断的演绎与叙述中成为了一位佛道兼修的神祇,但是由于他有历史原型,小说家无法在他身上肆意虚构与发挥,而且他在道家的地位也不甚高,在历史上的名气也难以比肩周文王、姜子牙等人。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他只能成为各种故事中主角们的陪衬。相比于宗教,话本小说有着更为强大的传播力,因此虽然祭祀大唐李卫公李靖的祠堂还存在不少,但是那个庸懦无能的托塔天王李靖的形象却被一代代的中国人印在脑海中。不知那个为了大唐基业征战数十年的李卫公,知道这样的事实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