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聪明的管理者蜕变

去年一年,全国注销了310万家个体户,46万家企业倒闭。原因到底是什么?

也许可以将所有问题归咎于疫情影响,但事实上并不尽然,很多问题还是要从企业自身查找。

由于企业归属行业不同,因此有关问题的症结无法一概论之,姑且以零售、生产、贸易等三个行业维度来看看企业问题所在。

零售业企业。大部分关闭的实体门店,不是输在产品,而是败在行销模式。随着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等新销售方式、新销售渠道的崛起,零售实体企业如果仍然没有转型,即使再开辟更多的门店,也会遭遇巨大的卖货压力。

对比一下,一个头部主播的年销售额,一般约在300亿以上,这就相当于10个普通购物中心一年的销售额。这样看来,干掉零售业企业的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而是一个个卖货的IP主播。

生产型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具有很深的B2C属性,同样会出现类似零售企业的困惑,而生产具有B2B属性产品的企业,则遇到另一个问题:技术和大数据。

管理学教科书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明确定义为——商业经济行为,而不是科学创新。这就意味着“技术是否能够变现”——才是企业技术战略的重心,事实上,很多企业是没有能力学习华为的,应该首先注重市场需求,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技术能力不够,就要想办法通过“购买”来改变,而不是进行重投入的技术投资。我们将之称为“甜蜜的技术陷阱”。

此外,需求、生产、库存、市场等四个环节,完全应该通过各个大数据进行连接,这方面的标杆应该是海尔的“人单合一”,或者丰田的“准时生产”。可是,很多传统的中小企业受制于其领导人的知识局限、能力局限、意识局限、行为局限,没有进行转型。

贸易型企业。本质上就是中间贸易商,这类企业如果是国内市场的贸易商,早在电商时期就已经注定失败;而如果是外贸中间商,又正好是对接发达国家市场社会消费品贸易的,生存空间反而因疫情产生机会——特别是,对欧美出口的生产贸易商、货代商、船代商等链式企业。

问题来了,零售业企业是否通过直播代货,避免倒闭?生产型企业既然无法学华为的技术路线,而在生产流程上走海尔的“人单合一”或丰田的“准时生产”,是否就能够可持续发展?贸易型企业,是否全部转型向欧美输出生活消费品?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设计、生产组织模式设计、市场机会选择确定等三个课题,收拢起来,却发现这些均是企业系统管理的某些部分。

因此,企业掌舵者当务之急,要学会从专业创业者、专业市场者,向一名真正的系统管理者进行快速蜕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