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 Z的挽歌:马来海战(三)

作者:Young(原用笔名:化学竞赛一把手)

接上期(第1237篇)

注意:本文所有出现的时间已经调整为东8区时间!时间与原日方档案的东9区有1小时出入!时间与原英方档案的东7.5区有半小时出入!

12月9日的双方一系列行动虽因天气原因而并未引发直接的夜间交战。但无论对双方行动的评价孰优轨劣,双方皆已经在战争的棋盘上移动了一轮又一轮棋子。此时看似平静的南中国海实则阴云密布、暗流涌动。已于9日2045转向南行的Z舰队正自阿南巴斯群岛以北向关丹方面快速前进。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仅剩的5艘舰艇浑然不觉,为她们准备的葬礼正等待着她们的到来……

(四)Z的葬礼:12月10日马来海战

夜幕下疾行的Z舰队并未注意到一个不速之客正闯入其海域——这正是日军早先部署的潜艇第22散开线中的一员:伊58。艇长北野惣七少佐(海兵55期)于10日0241回报称:发现“战巡反击”并雷击之但并未命中,英军舰队位于菲律宾173度距离200海里处,以180度航向、22节航速向南航行。伊58自0241起以16节航速跟踪Z舰队至0345后跟丢。

图1:伊-58号潜艇

而与此同时,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西贡和土龙木航空基地,属22航空战队的庞大陆攻机群正彻夜整备。虽然9日的夜间攻击未能成行,但22航战司令官松永贞市少将(海兵41期)还是于9日2100发布《22航战机密第317号电》下达《马来部队第航空部队电令作第13号》规定下属部队10日早晨的飞行准备事项,命合甲部队(元山空)乙部队(美幌空)各准备2中队雷击机、1中队爆击机和1中队侦查机,丙部队(山田部队)准备陆侦5机和用于空中哨戒的全部战斗机(即驻朔庄的12架96舰战),丁部队(鹿屋空)准备3中队雷击机。半小时后松永又于2130发布《22航战机密第318号电》下达《马来部队第一航空部队电令作第14号》作出10日侦查索敌部署,要求甲部队9机以约600海里半径搜索“吕”区域,丙部队则以约250海里半径搜索“伊”区域7号线。侦查队于0530起飞,各攻击队则于0600后随时待机。

图2:开战时的日本海军马来部队航空部队部署

注:山田部队零战队(25机)驻富国岛,96舰战队(12机)及98陆侦队(6机)驻朔庄

图3:22航战司令官松永贞市少将

图4:马来部队第1航空部队电令作第13号

图5:马来部队第1航空部队电令作第13号(续)

图6:马来部队第1航空部队电令作第14号

除了作为进攻主力的22航战,由今村脩少将(海兵40期)指挥的12航战也在努力备战。2130,近藤信竹向12航战下令,要求其以一部兵力于10日晨搜索英军舰队位置并确认英军别动队的有无。基于小泽和近藤的各项命令,今村于2232发布《第2航空部队信令作第6号》作出10日侦查部署,要求0300后3座机2小时内待机,2座机1小时内待机,使用神川九3机、山阳丸2机共5机零式水侦以保罗·孔德雷岛为基点,半径240海里、侧距20海里, 对160度~220度的5条搜索线展开搜索。

图7:第2航空部队信令作第6号

图8:特设水上飞机母舰神川丸正在弹射零式水观

10日0430,收报确认Z舰队位置后,第2舰队司令长官近藤信竹中将(海兵35期,海大17期)下达作战命令要求航空部队和潜水部队捕捉击灭Z现队,其在0241时位于フモロ45。

攻击队尚在整备,而索敌侦察队已经抢先出动。0320,神川丸3机与山阳丸2机自金兰湾起飞,编队飞行至保罗·孔德雷岛后按索敌线展开。0230,山阳丸入泊保罗孔德雷岛,随即开始设置水上机基地。0530,依照小泽发布的《马来部队电令作第27号》,山阳丸舰长藤泽孝政大佐(海兵35期)发布《山阳丸机密第33号电》。3架零式水观0530自保罗·孔德雷岛起飞,以180海里半径、10海里侧距对178度~198度的3条索敌线展开侦查。

图9:12航战司令官今村脩少将

图10:山阳丸舰长藤泽孝政大佐

图11:山阳丸机密第33号电

图12:第2航空部队10日索敌行动要图

0525,元山空侦察队9架96陆攻在每机加注3600升87号航空汽油后于0525~0545间在牧野滋次大尉指挥下自西贡210基地陆续升空,展开以500海里半径、40海里侧距、西贡为基点的对马来以东、阿南巴斯以北160度~216度“吕”区域9条索敌线的全面搜索。0600,山田部队2架98陆侦自朔庄升空,以250海里半径展开对暹罗湾“伊”区域的搜索。

图13:元山空4中队长牧野滋次大尉

图14:元山空索敌队飞行员名单

图15:第1航空部队10日索敌行动要图

0655,元山空3个中队26架96陆攻自西贡210基地升空。其中,9架爆击机每机加注3600升87号航空汽油,17架雷击机则为每机3000升。元山空机队在中西二一少佐指挥下向南出击。

0714,鹿屋空3个中队26架1式陆攻在宫内七三少佐指挥下自土龙木升空。0720,美幌空6中队在武田八郎大尉指挥下自土龙木出击。

0745,高桥胜作大尉8中队起飞。

0755白井义视大尉5中队升空。

0830,因雷装改爆装耽搁而最后出发的大平吉郎7中队也完成起飞,美幌空33架96陆攻完成出击。此时,在南海上空,惊人的由85架陆攻构成的庞大机群正向南咆哮而去。

图16:鹿屋空飞行队长宫内七三少佐

图17:三菱G3M 96陆攻22型

图18:三菱G4M 1式陆攻

与此同时的Z舰队方面,菲利普斯仍然相信Z舰队转向后并未被日军发现,因而舰队严格保持着无线电静默,这使得新加坡的司令部已无法与之联络。并且早上派出侦察的34轰炸中队3架布伦海姆4也均无功而返。菲利普斯希望以最安静的姿态前往关丹以达成奇袭目的。

10日0545,Z舰队已确认了关丹附近的4个光点,但随后被证明并非日军舰艇。0748,威尔土亲王搭载的海象水上飞机起飞前往搜索关丹的滩头和港口,完成后于1150返回新加坡降落。但该机很快回报未发现任何日舰。0830,Z舰队减速至15节并派出快捷前往察看关丹滩头。0915,该舰返回并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一切都那么平静,就像一个湿润的星期日下午”——关丹什么也没有发生!不过菲利普斯认为:既然Z舰队行踪并未暴露,而此地距日军在法属印度支那的航空基地也有450英里以上,Z舰队已经“安全”了 。

图19:Z舰队参谋长帕利瑟少将与司令官菲利普斯上将

图20:威尔士亲王装备的海象水上飞机

于是,他立即下令撤离关丹转向东北去寻找那4个光点——被确认为1艘拖网渔船拖着3艘驳船——并检验他们的身份, 如果是伪装为渔船而搭载先头日军的日本船只,则可以在击沉这些小船后以逸待劳地等待日军主力前来。菲利普斯坚信,他的2艘主力舰足以粉碎日军登陆。1030前后,反击又将舰上搭载的海象水上飞机放出执行反潜哨戒。

图21:威尔士亲王回收海象水上飞机

但他的梦很就要破碎了。Z舰队收到了早先已经分离的驱逐舰忒涅多斯的紧急队内呼叫——她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而她的位置还远在Z舰队东南约140英里!这意味着Z舰队尚处日军作战半径之内,随还有遭到攻击的风险。

图22:忒涅多斯号驱逐舰

忒涅多斯事实上已经被跟踪了长达近1个小时。早在1016,负责4号索敌线的陆攻就区发现了她并投弹,但投下的2枚60kg陆用弹并未命中,该机回报称敌驱逐舰位于西页190度距离630海里,以220度航向、16节航速航行。随后,属元山空的二阶堂麓夫大尉(海兵63期)3中队也于1043发现了她。1114,9架96陆攻自340度航路进入空域,在3000米高度形成凸梯阵,随后以120节航速靠近并投弹,但投下的500kg通用弹因其剧烈右转规避运动而无一命中。最终二阶堂回报该舰位于西贡192度、距离50海里处,以220°航向30节航速在阿南巴斯群岛以南航行。

图23:元山空3中队长二阶堂麓夫大尉

图24:元山空3中队飞行员名单

图25:二阶堂中队空袭忒涅多斯行动要图

对于此次攻击,二阶堂在战后追忆时仍然充满了遗憾:

尽管如此,二阶堂大尉还是对没有带一艘护卫舰的战舰感到怀疑。但根据目前得到的情报,敌军主力应该就在这附近。(中略)……“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轰炸队不尽快飞到敌舰上空,分散敌人的防空火力,雷击队的人就会很辛苦。”虽然还留有一丝犹豫,二阶堂大尉还是决定攻击眼下的敌人。“投弹手好像干劲十足,开始瞄准。电报应该是那个时候收到的,但是第一飞曹长没有向我报告,也有被投弹手的气势压倒的事吧”(中略)……中队进入了轰炸方向。轰炸高度为3000米。忒涅多斯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用高角炮和机关枪猛烈射击。为了回避,她还突然调头。为此,二阶堂大尉不得不三次重新进入航路。投弹手终于抓住了机会,按下了投弹按钮。9枚500kg炸弹一齐离开机体。——那么,命中了那艘驱逐舰吗?“不,很遗憾没中。”忒涅多斯号是一艘1870吨的小型军舰。而且利用较小的回旋圈,以接近34节的全速高速逃窜。如果被高空水平轰炸的炸弹击中,反而会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并非当前局势的一切对菲利普斯而言都是不妙的。在收到伊58报告的位置后,小泽治三郎判断英军可能正返回新加坡,此时追击为时已晚,但舰队还是于0644提速至28节并改航向170度继续向南急追。但由于距离实在过远.。0715,南遣舰队司令官小泽治三郎中将(海兵37期,海大19期)向水面舰队全体发令“马来部队决战部署解除”随即反转航向北返金兰湾,南海的战场已完全交给了潜水部队和22航战。

图26:第1护卫队(即3水战)记录的撤退返航命令

尽管敌军飞机出现的警告从忒涅多斯传回Z舰队时已引起轩然大波,但菲利普斯仍要求各舰保持无线电静默。这使得他错失了呼叫仅仅120英里外新加坡方面的空中掩护,而试图前来会合的4艘美军驱逐舰也无法靠拢,Z舰队失去了最后一次生存的机会。

1045,已于0943反转航向而准备侦察关丹的3号索敌线G-334号帆足正音预少尉机突然注意到了云层下方的一支舰队。这正是自关丹转向向东航行的Z舰队。他当即回报发现敌军主力,位于西贡130度55分,以60度航向、20节航速航行。随后该机开始跟踪,1050又回报称其改航向为30度。1105帆足报告称敌舰队由2艘战舰和直卫配备的3艘驱逐舰组成航行序列。至此,Z舰队的丧钟已经开始敲响。

图27:电影《ハワイ・マレー大海戦》(1942)中的帆足正音预少尉形象(谷本少尉)

然而,此时的攻击机群事实上已向南飞行越过了阿南巴斯群岛,1000机群收到发现英军的电报而反转航向时,元山空的攻击队都已抵达新加坡东北外海。最终,攻击队尚有75机。其中除已返航的二阶堂中队外,元山空2中队42小队1号机G-383号因发动机故障已于0920返航。因而攻击队一共拥有50架雷击机和25架爆击机,各队于接报后相继转向,元山空机队迅速以280度航向杀向Z舰队。

图28:元山空2中队42小队1号机G-383号机组

图29:马来海战日军各攻击队行动要图

图30:即将应战的Z舰队

此时的Z舰队还在因反击声称的舰上搭载的无线电测向仪(RDF)上220度方向上确认的敌军光点而疑惑,但仅仅数分钟之后,1130,Z舰队队官兵目击确认了10000英尺高度处出现的9架飞机。马来海战终于就此开始。

图31:286型空中/水面联合警戒雷达

注:反击号1941年7~8月在罗赛斯进行改装时,唯一确定安装雷达的是用于主炮的284型火控雷达。根据记录,她的雷达配置应包括273型水面警戒雷达和286型空中/水面联合警戒雷达。不过,286型只是一种临时装备,等待被279或281型取代。但遗憾的是,缺乏这些装置安装了天线的照片证据——这表明它们要么从未安装过,要么至多正在安装过程中但没有操作。然而,反击报告称她的RDF上发现了日本飞机,虽然有一定可能指的是她的284型,但更有可能的是她的286型在她到达新加坡时是可操作的。

图32:威尔士亲王的雷达配置

图33:威尔士亲王装备的目标指示器(Auto Director Finder)

1143,以威尔士亲王为首,Z舰队除吸血鬼外各舰陆续开火。而那些被目击的“9架飞机”正是美幌空白井义视大尉(海兵65期)指挥的5中队8架陆攻。他们自在3000m高度结阵后,以340度航向进入空域,目标为反击。

图34:威尔士亲王装备的5.25英寸副炮

图35:威尔士亲王装备的40mm砰砰炮

1145,每机挂载的1枚250Kg通常弹投下,取得了1次命中和数次近失。这枚命中弹击中了机库的水上飞机吊杆旁并点燃了装甲甲板,火灾瞬间发生。并且蒸汽管道也在冲击中破裂,大量蒸汽喷出,这使得甲板情况更加糟糕。不过火灾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此轮空袭中,日军也有2架陆攻受伤,52小队2号机中弹3发,投弹后即回撤返航。而53小队3号机虽仅中弹1发,但伤情严重,最终于朔庄基地迫降。此外,53小队号机也中1弹。

图36:美幌空5中队长白井义视大尉

图37:美幌空5中队飞行员名单

图38:96陆攻250kg航弹悬挂法

图39:白井中队第一波轰炸,目标为左下角的反击,可见近失水柱及命中后产生的黑烟

约半小时后的1218,白井中队再度返回于4000m高度投下每机挂载的另1枚250kg通常弹,未取得命中。两轮轰炸共取得8次近失,52小队2号机中弹4发。

图40:白井中队第2波轰炸英方行动图

在白井中队第2轮轰炸的同时,来自元山空的雷击队也不期而至。1202,雷击队确认发现Z舰队,中西二一少佐(海兵57期)即指挥2个中队16架陆攻兵分2路。1中队9机由中西少佐和石原薰大尉(海兵59期相当)指挥向东进攻威尔士亲王,2中队7机由高井贞次大尉(海兵65期)指挥向西进攻反击。其中,1中队进攻威尔士亲王时,以31、32小队从东面主攻,33小队则自西面迂回突击。1207,中西二一少佐发电下令:“突击!”雷击队开始突防。

图41:元山空雷击队马来海战鱼雷及陆攻诸元设定

图42:96陆攻雷击瞄准装置

图43:96陆攻航空鱼雷悬挂法

Z舰队方面,损管才刚刚控制住轰炸后的伤势。望台官兵再次目击确认了左方出现的新一批敌机。一群敌机自云层中穿出后分作2~3队直扑二舰。约翰·利奇上校和威廉·坦南特上校迅速各自向左、右转舵。1201,威尔士亲王再次率先开火,以5.25英寸副炮展开射击,1204两舰转舵完毕,威尔士亲王向东而反击向西航行拉开距离。

图44:威尔士亲王的5.25英寸副炮正在开火

图45:元山空雷击英方行动图

图46:元山空雷击队行动详图

元山空的雷击队很快以超低空飞行开始快速突防,率先接近目标的是石原1中队的31、32小队。1214.30,31小队1号机以270度航向25~30米高度,145节航速进入,小队长小柳津唯吉飞曹长瞄准舰体中央在600m处投雷。随后跟进的是31小队2号机,但当该机接近目标时,威尔士亲王已向前越过了该机的瞄准基线,为避免干扰投雷序列,它从威尔土亲王舰尾掠过后扑向反击,以260度航向45米高度155节航速进入航路,大竹典夫一飞曹于1214.40瞄准舰体右方在1000米外投雷。但该机机尾被高炮击中,造成大量破片弹痕和1个最长处直径达1米的缺口。

下一架进入航路的是31小队3号机,但该机于1214.50成功投雷,但随即被英军高炮命中后坠海,7名航空员全部死亡。接下来,32小队也陆续齐射鱼雷,1215,1号机以260度航向30米高度150节航速进入航路,小队长植山利正中尉瞄准向内回避的舰体中央于1000米处投雷。1215.10,2号机以290度航向30米高度,150节航速进入,内山宜和三飞曹于600米处瞄准前舰桥投雷。1215.30,3号机也以255度航向5~10米高度150节航速进入,里见义毅二飞曹在700米距离瞄准舰首投雷。

1216,迂回进攻威尔士亲王右舷的33小队此时也已抵达并投雷。1216.10,1号机小队长小沼房之助在100米处瞄淮舰体中央投雷,此时该机正以40度航向60米高度145节航速飞行。1216.20,以40度航向40米高度150节航速飞行的2号机丹生重男一飞曹在800米距离瞄准舰体中央投雷。3号机以35°航向30米高度145节航速进入。1216.30,中岛贞登二飞曹在1500米距离瞄准舰首投雷。

图47:元山空1中队飞行员名单

图48:元山空1中队雷击记录

随后进攻的是目标反击的高井2中队41、42小队,41小队2号机于1215.20以90度航向50米高度156节航速进入,山本茂春三飞曹于900米处瞄准舰体中央投雷。3号机山田信吉三飞曹在1215.30该机以285度航向180节航速25米高度接近至700米时瞄准舰体中央投雷。42小队兵分两路。在调头后,1号机直扑反击右舷,岩桥光雄三飞曹在1216.30陆140”脱元向20米高度160节百元速进入航路时在90D米距离瞄准舰体中央投雷。2号机则是继续向南飞行后再次调头夹击反击左舷。1217,2号机平山八郎一飞曹在800~1000米处瞄准舰首投雷,此时2号机正以315度航向30米高度160节航速飞行。

2中队的43小队此时也赶到了战场,他们调头后选择加入42小队2号机的路线夹击反击左舷。1217.55,2号机以30度航向40米高度158节航速进入,室园忠雄飞曹长于1200米距离瞄准舰体中央投雷。1218,1号机以330度航向50米高度155节航速进入,斋藤禾藏一飞曹于1000米处投雷。最后进入战场的是高井贞次大尉的41小队1号机,他在第一次进入航路时反击已驶过其攻击基线,于是了他擦过其舰尾后飞出交战空域,调头后再次以0度航向40米高度165节航速进入,1222,高井大尉于1000米处投雷。

图49:元山空2中队飞行员名单

图50:元山空2中队雷击记录

元山空的雷击持续了约10分钟,16架陆攻共投下16枚鱼雷。石原中队声称有2个水柱,高井2中队声称有3个水柱,即共计声称命中5次。而32小队1号G-354号机、2号G-355号机和33小队1号G-357号机中弹数发。31小队3号G-361号机被击落,7名机组成员全部死亡。

图51:元山空1中队31小队3号G-361号机机组

图52:元山空1中队31小队2号G-352号机受损情况

图53:元山空1中队32小队1号G-354号机受损情况

图54:元山空1中队32小队2号G-355号机受损情况

图55:元山空1中队33小队1号G-357号机受损情况

而这轮攻击实际对威尔士亲王造成1~2次命中,1214一枚鱼雷可能命中左舷P3和P4炮塔间位置,另一枚鱼雷命中左舷Y炮塔附近,B引擎房、Y蒸汽机房、左舷柴油发电机室和Y机炉房被淹。左舷螺旋桨受伤停转,舰船转向失控,全舰向左倾斜11~13度并造成尾部进水。除S1炮塔外的全部5座5.25英寸副炮均因停电或缺电不能正常工作,航速降至13~15节。反击可能被命中1次于左舷中部,但并无损失记录。

直到1228,当元山空的雷击队开始返航,感到危机的威廉·坦南特终于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向所有英军通报已方遭遇轰炸和位置,1250,利奇也向外界发电求救称:“本舰左舷已中雷,急需驱逐舰支援!”1222,Z舰队司令部向所有英军急电求援:“派出所有拖船!我位于北纬3度40分,东经104度30分!”

图56:威尔士亲王舰长约翰·利奇上校

图57:反击舰长威廉·坦南特上校

Z舰队的支援还是个未知数,1227来自美幌空的新一轮雷击已经到来了……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