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双碳”目标任务的提出,昭示着发展的重大改革,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之一。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如今以绿色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时代正悄然而至,而在这背后有无数金融活水的帮扶,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山东省分行”)便是其中的一员。
在这场绿色转型的战役中,农行山东省分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多方合作,全力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绿色金融赋能,助力项目落地
在临沂,农行临沂分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金融的内涵与价值。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自2015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电站的建成投运,不仅有力促进了山东电网新能源消纳,还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这一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农行临沂分行积极对接项目资金需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山东沂蒙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授信15亿固定资产贷款,如今已经发放11.75亿元信贷资金,全方位支持电站建设。在农行的绿色金融服务支持下,该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并投产运行,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6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2万吨,有效改善了革命老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
“沂蒙电站机组一直保持高强度运行,全年启动次数、运行时长均居系统内前列,发电启动成功率100%。”山东沂蒙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财务部主任佰春明表示。
此外,农行临沂分行还积极支持其他绿色金融项目。如为沂南县双堠水库建设项目投放贷款9.6亿元,为蒙阴东汶河引调水(二期)工程项目投放贷款5.1亿元,为LNG调峰储备中心项目投放贷款3.3亿元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活水精准滴灌,加速企业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推进绿色转型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在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国能临沂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节能、环保型生物质电厂,是农行山东省分行绿色金融服务的另一个典型案例。
该公司利用当地的生物质资源,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发电,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巨大的原材料成本曾一度让企业发展掣肘,农行临沂临西支行在获悉这一需求后,立即上门对接,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积极为其提供短期流资贷款3000万元。
随着该企业的转型升级,逐步由电向热发展,以热电联产的方式,打造了国能临沂生物热电有限公司,该公司财务部副主任马磊表示:“在企业转型发展的路上,资金是一大难题,农行临沂临西支行积极为我们授信了4.14亿元15年的项目贷款,对我们来说帮助非常大”。
像这样的绿色转型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农行山东省分行及其下属机构通过精准对接企业的绿色金融需求,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瓶颈,更为其可持续发展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以绿色为驱动,用政策固根基
面对绿色发展的时代大潮,农行山东省分行深刻认识到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迅速行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机制保障为基础,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战略实施。
自2021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与山东省政府联合成立绿色金融研究院以来,农行山东省分行便拥有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持。该行在绿色金融创新实验室的平台上,积极探索银政合作新模式,加强与省委金融办、研究院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主动参与山东省绿色金融政策咨询、标准制定、课题研究等工作,成功打造了服务山东绿色发展的高端智库。
与此同时,结合山东特色优势产业和转型发展实际需要,农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推出了“生态保护贷”“黄河系列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以及新能源补贴质押贷、海洋碳汇质押贷等产品。以政策助力,农行山东省分行不断为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贡献金融力量。
截至6月末,农行山东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2174亿元,较年初增加640亿元,增速达41.7%,绿色贷款余额、增量、增速均居四行首位。
从清洁能源项目到生态农业,从绿色建筑到绿色交通,农行山东省分行绿色金融的触角延伸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精准对接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农行山东省分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与企业携手,与人民同行,正在共同绘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美好未来。
(凤凰网山东 贾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