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尚未发布,暂时无法播放
上清寺的“寺”找不着,观音桥的“桥”看不清,洪崖洞的“洞”更不知在哪里。重庆的地名,看似有一种莫名的随意,但实际上细究起来又满满都是说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铁板巷”。
铁板巷是洪崖洞景区的对街小巷,随着洪崖洞的火爆人气,这里不仅是大量游客从洪崖洞到解放碑的通道,也成了尝鲜重庆火锅最便捷的餐饮街。但是,随着它的人气上升,关于“铁板巷”地名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铁板巷”究竟有没有铁板?它是用来做什么的?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去一探究竟。
▲铁板巷
“铁板巷”的路牌就在巷子口
但铁板在哪里?
真的有人来关心“铁板”在哪里吗?
“真的有人问,还不少,就是我们回答不起!”铁板巷中某家火锅店的负责人何正琴告诉记者。去年,他看中了此处与洪崖洞零距离的地理优势,租下店面,今年3月在此开设了火锅馆。
因为希望贴合洪崖洞的重庆特色,他在火锅馆大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巴江楚渝恭重庆”,以重庆地名变迁成句;下联为“忠勇爽直容大义”,以重庆人性格特征收尾。他的火锅馆内墙上有老地名、门厅有老城门,甚至摆盘也设计成首饰盒、手提箱的形式。很多客人因此将他认作“老重庆”,指着厅堂中老城墙上“铁板巷”三个字问他:“铁板巷”的路牌就在巷子口,但铁板在哪里?
这个问题,何正琴也回答不了。经过多方询问,他才得到一个答案,据说晚清到民国时期,因为这里的民居多为木质结构,为了防火的需要,家家户户都用铁皮包门。于是,便有了铁板巷的名称。
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我们带着疑问,进行了探寻。
▲商家店内墙上画的老铁板巷街景
记载中的说法
铁板是门上包裹铁皮
“说铁板巷,不得不提到洪崖洞。”重庆地名专家、《重庆地名杂谈》作者李正权告诉记者,从千厮门到临江门,是一道上下落差达五六十米的悬崖,靠千厮门一段就叫洪崖,南宋彭大雅筑重庆城,就将城墙扩展到了洪崖崖边。洪崖下有一个岩厦,不深。有人选择较深的地方用条石砌了一个洞口,于是形成了“洞”,还可以挡风遮雨。
总之洪崖洞地势陡峭,早年间,从江边要经洪崖洞走到大阳沟、解放碑一带是没有路的,只能从千厮门或临江门绕行。抗战时期,这里沿着岩壁修建了一条几近垂直的陡峭小路,即使是十分熟悉路况的当地人,也只敢从下往上走,而不敢从上往下走。直到解放后,才修筑了一条之字型的小路,人们才可以比较方便地从江边码头沿洪崖洞走到大阳沟。
而铁板巷南接临江支路,北至沧白路,清代中叶便形成街巷。从洪崖洞上到现在的沧白路,再走到大阳沟、解放碑一带,这里便是主要的步行通道之一。
根据地名普查的调查记载,这里原是荒地,清代中叶居民增多,1920年原名铁板街,因有些人家的大门包有一层铁皮,至今流传着这里是“火烧不着,树栽不活”的地方。1972年整顿街名时改为铁板巷,一直沿用至今。
“街和巷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有不同。”李正权说,旧时的“街”通常是指两边有商业店面的道路,而“巷”则反之,指两旁没有商业店面的地方,但现在这样的区分已经不明显。
另外,李正权认为,所谓的大门上包有的“铁皮”,其形态更大的可能是交叉的几块长条状的铁皮,不太可能是整块的铁板。这样的铁包木板的形式,在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其作用应当是防火和防盗,但难以称作地方建筑特色。
▲李正权讲述铁板巷如何得名
母亲的回忆
曾在铁板上玩“梭梭滩”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给我说过,这里真有一块大铁板。”重庆本土文化探究者肖能铸从小便在渝中区长大,在他的记忆中,“铁板巷”名称的由来,又有另一种说法。
▲肖能铸回忆母亲讲述的铁板巷
肖能铸回忆说,他的母亲生于20世纪10年代末,据母亲回忆,她8、9岁的时候,便经常在这一代玩耍,记得铁板巷中,有一块铁板嵌在地面上,她和一起玩耍的小朋友都曾多次在铁板上玩“梭梭滩”,铁板甚至因为小孩子们这样的玩耍方式,表面变得十分的光滑。肖能铸说,从母亲的描述来看,能当“梭梭滩”的铁板,长度应当不小于两米。由于嵌在地面上,很可能它还不是一个铁板,而是一个铁块,重庆人称作“铁坨坨”。
“无法考证,但我记得母亲说得很兴奋,也很真实。”肖能铸说,重庆民间曾有过这样的说法,小娃儿最喜欢滑“梭梭滩”的地方有炮台街的铁炮、人民公园的铁狮子,还有就是铁板巷的铁板,三者中,铁板的年代最为久远,这样的民间说法或许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但也能从侧面给出“铁板巷”得名的另一种可能性。
“重庆地名中,都是关于历史人文的故事,太有趣了。”了解了文史专家的解读,何正琴对此大感兴趣。洪崖洞成了旅游热门地,但鲜有人知道在它近在咫尺的地方,竟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地名和典故,甚至有些已经消失。
例如旧时这里有东与铁板巷相通,西为死胡同的“岩朝门”,它因所有房屋都面朝岩壁而得名,抗战时期被日本飞机炸毁,重建后原地名消失。
临江支路还有一个“金十万巷”,因清末民初有一家姓金的有钱人在此居住而得名。1936年更名为福星观巷,又写作复兴观巷。1939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建,1940年与黄桷街合并,因与临江路连接命名为临江支路,原地名消失。
沧白路中段原名炮台街,相传明崇祯年间,张献忠自鄂入川威胁重庆,镇守重庆的总兵官下令定制了三门大铁炮。口径一尺八寸的取名“大将军”,口径一尺六寸的取名“二将军”,口径一尺四寸就叫“三将军”了。“三将军”在朝天门下船,人抬肩扛,好容易才弄到洪崖洞那悬崖边。结果,张献忠顺江而下攻下佛途关、通远门,“三将军”一炮未放,只留下了“炮台街”的名号。
……
“这些地名、故事,都是很好的文旅资源。”何正琴说,作为洪崖洞周边的商家,他认为这些人文资源若有可能应该转化为旅游资源。弄清“铁板巷”来由,他会将自己的店面再次升级。第一是还原“铁板”门的原貌,用铁皮来包装火锅馆的大门,让前来的游客第一时间就能解惑铁板的由来。第二,他还准备在厅堂中改造一块大“铁板”。既然“铁板巷”的铁板难以寻找,就用自己的方式,还原它。
“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何正琴说。
▲铁板巷街景
上游新闻 记者 彭光瑞 文 冉文 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