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非法开采企业将大量盆栽苗木简单覆土,甚至直接摆放在砂场,搞“盆栽式复绿”;河南省三门峡市锦滨矿业有限公司在矿区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未经审批擅自将三门峡开曼矿区“山体喷绿”……近段时间,一些地方疑似以“伪装”方式应付环保检查的问题陆续曝光,引起广泛关注。(12月2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山体喷绿”“防航拍图”“盆栽复绿”“撒药迎查”“文件造假”……这些出现在环保工作领域中的带着浓重的“人工美颜”色彩的工作乱象甫经曝光,令人在瞠目结舌的同时,亦感啼笑皆非。
“美颜式”的环保工作法绝非新近才出现的新闻。个别地区的“艺高胆大”者,甚至打起了环保监测数据的主意,使日常环境数据指数在“人工可控”的模式下,“正常”显示,随时迎查。
环保工作如此“美颜失真”,难免使民众心生疑虑:环保生态工作的根本目的何在?核心使命又是为了哪般?公众实感和数据漂亮之间究竟孰轻孰重?环保工作领域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沉疴痼疾久治不愈,“病灶”又在哪里?
实际上,“环保美颜”的背后,是赤裸裸的“作风献丑”,所折射的,更是部分地区领导干部甚至是整个领导班子政绩观的“跑偏”。
众所周知,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的常态督查和“一票否决制”的问责力度逐渐成为了部分领导干部“顶不住”的压力。毋庸置疑,环保事业功在当下,但利却在千秋,要使这项工作出实绩、见成效,“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绝不可取,而需要的则是“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的“慢功夫”。然而,虽是作风态度决定一切,但现实政绩却不能“立等可取”。因此,面对这种看似失衡的工作“产出比”,在利当下与利长远、看上级与看群众、见效快与见效慢之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前者,如此,才会对于当地环保工作领域出现的诸如“撒药治污”“伪造文件”之类的“面子工程”和“造假行为”采取了默许、纵容的态度。
故而可知,五花八门的造假乱象,既有企业不注重环保、一味追逐利益的直接原因,更有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保责任缺失,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在切实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畅通环保工作领域监督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环保监察工作的技术创新手段,进一步严肃环保工作的问责态度,尤其是加大对于“环保美颜”“数据造假”等方面的工作问责力度,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方能确保环保事业沿着科学、正确、全面、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发展。
同时,要确保生态环保工作长期坚持“素颜出镜”,就要从根本上刹住这股工作中的“作风献丑”之风,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打击那些在环保工作领域“开美颜”“耍花腔”,只看“显绩”不要“潜绩”的领导干部个人和班子集体,也唯有态度端正、作风硬实,才是确保生态环保工作天清水蓝、风清气正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