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 | 转型走在前的“淄川路径”

编者按: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为讲好“人不负青山”系列故事,凝聚保护生态的山东力量,未来一段时间,凤凰网山东将聚焦山东政府、企业、个人的生态“呵护行动”,尤其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方式推动保护生态等领域,挖掘这些行动背后的故事,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贡献“智慧”,献礼党的二十大。

本期推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淄川篇……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 | 转型走在前的“淄川路径”

第5次获得优秀等次!

自2011年淄川区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中,淄川区共获得5次获得优秀等次,并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激励。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淄川能够多次获得优秀等次,这足以说明淄川转型的成效,那么淄川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她的这种转型是否可持续?淄川又给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哪些参考?当我们试着走近这座鲁中城市时,才发现其初步摆脱依赖资源发展的模式,正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双重压力”在肩

地名中藏着悠久的故事,淄川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后世几经变迁,于1956年始称淄川区。

作为一个拥有百年资源开采史的老工矿区,淄川境内各类矿山、矿井曾多达上百个,和其他老矿区类似,经历早期的粗放开采,资源逐步枯竭并不难预见。

这个时间并不久远,2011年,淄川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资源枯竭意味着以往倚重矿产资源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的支柱型产业,如果继续“躺在”能源矿山,鹤岗等城市的“难”已经摆在眼前。

只是,淄川比其他被确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还多了一重压力——陶瓷产业的巨大环保压力。

淄川最早的陶器生产,可追溯至距今6000多年前的口头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北朝时期的淄川寨里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北方最早的青瓷产地。

20世纪80年代初期,淄博生产了江北第一片瓷砖,拉开了整个北方建陶发展的序幕,其中淄博建陶企业主要在淄川,从最简单的生产起步,淄川建陶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建陶产区,一度享有“江北瓷都”之美誉。

只是,以规模取胜的“江北瓷都”,“低端、低价、贴牌、同质”的恶性竞争加上粗放型行业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让淄川面对环保“焦头烂额”。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随着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山东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无论是发展所需,还是现实所迫,淄川建陶都需要做出改变。

只是这种转型又如何能简单?

资源型城市转型本就是个世界性难题,在最初倚重矿产资源发展时,城市在转型中往往有“阵痛”,甚至面临经济衰退,发展停滞,更深层次,因多年开采,淄川有些地方土地、山体、森林、自然生态等受到破坏,可以说压力有了具体的指代。

另一赛道的建陶也迫切需要新鲜活力,压力传导可以说是一重难于一重。

不少分析人士在点评淄川资源枯竭转型遇上建陶产业淘汰产能“双重压力”时,“困难重重”成为一个高频词,如果不是开着“上帝视角”,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淄川会陷入发展“困局”。

只是对于压力在肩的淄川而言,越是考验如火,越能淬炼真金,“再重的转型压力也动摇不了我们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孜孜以求”正是淄川人的表态。

“地上地下”置换

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时,淄川尝试在产业领域由地下转为地上,努力让古老的般阳释放出新生机。

这一理念背后是立足淄川转型发展实际,一方面对传统产业不是简单淘汰或者关停,而是通过技改等手段对其升级换代,扭转资源依赖式的发展。

其中,针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行业,淄川显示了“壮士断腕”的果断,截止到2021年底,淄川建陶、耐火行业分别压减落后产能78%和62%,资源采掘业占比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淄川进一步整合优化建材、化工、机械、耐火等传统产业,截至2021年底,淄川区累计实施重点技改项目831个,投资规模达到723.12亿元,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新型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这也让淄川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等新经济新物种集中地,累计数量超40家。

如今建陶等行业不再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代名词,绿色化、品牌化的建陶反倒成为淄川的一道名片,还催生了统一、名宇、金卡等建陶品牌,“电盾”牌防静电陶瓷砖从淄川走向国际,耐火材料也洗去铅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

在引导传统产业高端化的同时,淄川努力实现动能培育新兴化——培育智能制造、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扭转危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智能制造为例,作为淄博汽车工业发祥地,淄川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从核心技术到最终产品,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生产、上下贯通的产业链条。

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淄川以吉利汽车为牵引,举全区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IP,加快培育发展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并打造“汽车学堂”,发挥平台作用,打造汽车服务优质品牌,奋力实现淄川老工业区“弯道超越”“换道超越”。

新能源汽车是淄川动能培育新兴化的一个切面,仅就新能源产业而言,淄川同样做了诸多的布局。

在淄川区举行2022年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华电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项目开工仪式上,淄博市副市长、淄川区委书记田兵兵表示,“淄川区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立体化、多层次能源保障体系。今天开工的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项目可提供绿电4.2亿度,节约标煤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形成‘光储冷热——智慧协同’能源综合利用新模式。”

目前,淄川培育形成了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生物制药、激光装备产业集群,一甩过去的“包袱”,初步摆脱了依赖资源发展的模式,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企业力量”有为

地上地下的形势扭转让淄川发展越发自信,而企业的创新有为,让淄川转型的调子越走越稳。

作为淄川纺织的龙头企业,2021年11月,鲁泰纺织与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手打造的首个智慧工厂正式投产,为新品牌、中小商家提供数智驱动的供应链服务。

建成后的鲁泰一期智慧工厂,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时时可见、质检可追溯可分析、生产要素智能运筹,系统自主决策。同时,工厂生产订单可智能对接淘宝天猫商家的需求,实现按需生产,改变过去大批量生产的模式。

不止鲁泰,如今在金城医药,智能化的生产线上几乎见不到工人,生产资料全部通过密封管路输送,值班人员在控制中心就能运筹帷幄;在鲁维制药,老牌制药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成功打造绿色工厂,无人值守的立体仓库可实现机械臂码垛、自动识别进仓;功力机器“电机工业互联网平台”、东华水泥“工业大脑”、齐鲁云商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破题起势,这些企业作为一股力量,推动淄川在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投桃报李”,身居齐地,重商亲商一直是淄川的传统,淄川区委、区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每年一届“百名专家淄川行”,2012年、2016年相继启动了“百家企业院校行”和“百名博士企业行”,形成了互相促进、互为补充、贯穿全年的“三百三行”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

自2008年以来,“两院”院士等国内外专家到淄川开展技术指导和项目合作累计4300人次,签约项目600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500余项,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74家,自主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名,27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受此影响,“十三五”期间,淄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产值占比、研发投入占比分别增长300%、207%、157%,淄川全区有300余家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百三行”的出现,不仅让淄川开辟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合作新路径,构建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再到重点解决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的完整合作体系,也让企业发展有了创新助力,激发企业有为,推动县域创新发展。

“淄川路径”参考

借助产业发展,老工业区淄川,正焕发出新活力。

淄川能在过去的转型岁月里,5次获得年度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绝不是偶然,一张蓝图绘到底,靠的是淄川多届领导班子共同努力。

正如今年淄川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所提,“最令人笃信的是,再大的挫折磨砺也改变不了我们为人民谋幸福、增福祉的初心使命,再多的艰难困苦也阻挡不了我们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奋斗征程,再重的转型压力也动摇不了我们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孜孜以求”。

淄川转型绝不只是在产业领域发力,“产业强区、生态兴区、作风立区”,突出“品质提升、发展提速”,在实现经济快速转型的同时推动淄川环境大幅改善——2021年,淄川全区空气优良天数221天,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稳定优于三类以上,成功获评省级生态区,城乡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更为重要的是,淄川转型有了可依赖的“全员用力”,“淄川的人民有着淳厚质朴、讲求实干的优良传承,淄川的党员干部有着热爱淄川、振兴淄川的深挚情怀,淄川的企业家有着向高而攀、向新而生的闯劲担当,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大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恰解释了淄川为何能在转型走在前,又为何能以有解思维破除发展壁垒。

淄川转型还在继续,5次优秀等次或许只是个开始……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 | 转型走在前的“淄川路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