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六院负压病房“老人儿”张秋苓——“我会坚守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4月3日开始进入负压病房至今,一直坚守在疫情一线,我会一直坚守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8月7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张秋苓正在负压病房和同事们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在负压病房算是‘老人儿’了,我会把我的经验与年轻医生们分享,一同更好地完成抗疫任务。”

1.jpg

高级记者张文魁摄

“4月3日开始进入负压病房至今,一直坚守在疫情一线,我会一直坚守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8月7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张秋苓正在负压病房和同事们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在负压病房算是‘老人儿’了,我会把我的经验与年轻医生们分享,一同更好地完成抗疫任务。”

患者才是关注重点自己的那点事儿都能克服

“现在天气太热了,一线的医护人员都不容易,每个班6小时,穿上三级防护,一个班下来全身都湿得透透的。”张秋苓说,不少医护人员的脸上、身上都起了湿疹、痱子,“可是没人把这些当事儿,在大家的眼里和心里,患者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自己的那点事儿都能克服。”

说起眼前的热,张秋苓想起了在发热门诊“冷”的日子,“1月23日,我就开始值守发热门诊了,那个时候穿上防护服闷一身汗,再到室外,小北风一吹,也不知道是冷还是热。”张秋苓说,刚到发热门诊那会儿还真是挺害怕的,“不像现在,已经身经百战、百毒不侵了。”

如何开导焦虑患者她总结出“关爱疏导法”

此前,张秋苓一直在医院“艾滋病关爱病房”工作,“进入到负压病房的患者,都特别害怕和恐惧,这与艾滋病患者在确诊之初往往有类似情绪。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包括心理治疗。”

张秋苓为此总结了“关爱疏导法”,这个开导过程分为几步走,首先就是倾听,让患者把情绪表达出来,通过倾听就能知道他们不能面对的‘点’是什么,然后从这个‘点’下手有针对性地去开导他们、帮他们想办法。”

在张秋苓的耐心开导下,很多患者不再害怕,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才能让坚守变得更加专业

“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免疫力恢复很关键。”张秋苓说,市六院负压病房的医护人员都在第一时间承担了心理医生的角色,遇到特别复杂的病例,还会连线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专家。前段时间有个从国外回来的女孩,“经过几次和她的接触,我判断她的情况有点复杂,需要专业心理医生介入。经过心理专家几次‘线上’‘线下’的情绪治疗后,女孩的情绪渐渐舒缓下来。”

“医院定期会举行‘线上学习’,只有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坚守变得更加专业。”

信息来源:沈阳市人民政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